豆瓣9.2,这国产新片《但是还有书籍》被吹爆,绝不仅仅...

豆瓣9.2,这国产新片《但是还有书籍》被吹爆,绝不仅仅因为胡歌
《奇葩说》辩手杨奇函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今天的你又比昨天更博学了吗?”

平心而论,敢于向自己发出这样的疑问,不是装X,而是一种底气。大多数的我们,恐怕连这样自省的勇气都没有。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除了必不可少的生存工作之余,大都留给了娱乐消遣。那到底,生活的本质,只剩下娱乐了吗?最近新出的一部国产片,正在试图解决这个困扰——但是还是有书籍导演: 罗颖鸾 / 杨骊珠 / 王悦阳 / 郑苏杭 / 刘倩瑜 / 彭欣宇 / 林宸西编剧: 罗颖鸾首播: 2019-12-11(中国大陆)集数: 5单集片长: 30分钟

豆瓣评分9.2,接近70%的观众给出了五星好评。

B站出品,大家的“男神”胡歌担任配音。

截至目前,总播放量达578万,追剧人数达41.8万。绝对称得上是纪录片中的“网红”。

但与通常纪录片中聚焦的宇宙、自然有所区别,这部纪录片所围绕的主人公,是「书籍」。书籍,也是一种存在着的“生命体”。书里所呈现的文字,通过作者的文思泉涌,诞生在了这个世界上。当文字汇编成册,经过「编辑」的整理、校正,「设计」的精心策划,借助各类渠道的宣传推广,最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书籍的命运,不仅掌握在写书人的手中,还离不开那些与书密切关联着的人们。

朱岳,豆瓣秃顶会会长。白天是出版社文学主编,到了黑夜便化身为“野生作家”朱岳自画像
人到中年,生活艰难,脱发也成为了自然。朱岳总是调侃自己的秃顶,但作为图书编辑的他,确实也常常为书籍而愁到头秃。别人以为图书编辑的生活充满生机,殊不知,朱岳的日常过得死气沉沉。进门打卡,刷刷豆瓣,看会儿稿,再看看邮箱。正如他穿的T恤上印的四个大字,“精神恍惚”,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在朱岳看来,写小说是做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比起编书,他更立志于写小说,编辑这份工作不过只是为了糊口而已。如此消极的日子,持续了十余年,直到一本书的出现——《寂寞的游戏》。作者袁哲生,台湾作家,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另一位作家为黄国峻,代表作《留白》,32岁自缢身亡。)

袁哲生在39岁那年选择了轻生,而当时打开这本书的朱岳,正好也是39岁。“擅长以孩童般纯真的双眼,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书本的封页上,印着这样的一句话。但似乎再怎么精美细致的推荐语,都无法吸引读者们的眼光。袁哲生的名字,对于大陆读者而言,依然很是陌生。为了能让更多人读到这样的好作品,朱岳想尽一切办法,向媒体、身边的人进行推荐。由此还闹了一出绝交的笑话:有个铁哥们拒绝了他的推荐,生气的朱岳直接把人家拉黑了。

即便是遭人否定的意气用事,也无法阻挡朱岳作为读书人的那一股冲劲儿。从《寂寞的游戏》开始,朱岳开始意识到,身为编辑存在的意义和前进的动力。“编辑”这份原本只是用来糊口的工作,成为了一件正经的“事儿”。不仅是处于边缘地带的华语文学需要推广,还有很多冉冉升起的“野生作家”,急需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作为业余作者的他们只能抽出空闲时间坚持写作,大部分的作品有些另类、边缘,尚不成熟。但这些“野蛮生长”的文学新作,却也不断地在爆发着潜力,闪现光芒。

在文娱活动主宰了人们生活闲暇的大环境里,将晦涩却包含深意的文学作品推至人海中,对于所有像朱岳一样的图书编辑而言,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但不管有多难,发现好的文学作品,让这些好作品够融入商业大潮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喜爱,是编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

“如果我发现一个《百年孤独》,那我觉得我做编辑这个职业,也值了。让书籍有所值,也能让人,有所值。

同样都是编辑,在中华书局埋头干了18年的俞国林,比朱岳可要“难”多了。“编辑这个行业,时间和质量是成正比的。时间投入越长,可能质量越高。”作为“板凳一坐,一辈子冷”的古籍整理编辑,俞国林深信,“编辑一定要坐得住”。

慢工出细活,坐的时间够长,查阅的资料够多,同时更需要编辑们拥有一双“慧眼”。俞国林经手的许多古籍,都是在大量的日常阅读中被挖掘的。书中提及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注脚,都有可能成为这些古籍诞生的契机。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就是在偶然中,被发现的。俞国林在阅读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页郑天挺的日记。

作为西南联大的总务长,郑天挺的日记假若尚存在世,那对于西南联大历史的研究,必然有着重大的意义。俞国林立马联系了郑天挺先生的儿子。幸运的是,先生的日记依然都保存完好,有好几十本呢。

但挡在俞国林面前的,还有一道难关。毕竟是郑天挺的私人日记,其中涉及不少家庭隐私,家人对于公开日记内容仍有所保留。为了说服郑天挺的后人,俞国林多次跑到天津,上门进行交涉劝说。甚至还和郑先生的儿子郑克晟,成为了忘年交。这一磨,便是13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俞国林终于获得了郑家人的许可,得以将郑天挺的日记整理出版。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他作为编辑的职责与使命了。历经了长达一年枯燥、反复的整理和校对,《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终于赶在2018年出版了上下册。图书编辑,一个在世人看来“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

在俞国林看来,并非那么地卑微与不堪。如果说书籍是作者的结晶,那么对于编辑而言,同样也是自己努力付出的结晶。

呈现到了读者手上,应该是承载了编辑和作者共同努力的文化享受。“他们读的舒服,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在书籍到达编辑手中之前,还有一道较为特殊的关卡——文学翻译。当海外优秀文学作品进入国内阅读市场时,为了让好作品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进行本土化翻译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北大西葡语系系主任范晔,除了教书先生的身份,还是一名拉美文学翻译。

他所翻译过的作品中,最为惊动的,当属20世纪的文学巨著——《百年孤独》。所有的图书编辑,都渴望能够发掘一本《百年孤独》;对于译者而言,最大的肯定,都不及翻译一本《百年孤独》来得隆重。而范晔,还是《百年孤独》出版以来,首位正式授权的中文版译者。但在一开始,范晔对于如此厚重的邀请,有过犹豫。

在正式授权之前,已经出现了多个盗版《百年孤独》的中译本。范晔不免担心,会有读者产生先入为主的“初恋情结”。对于他自身而言,“这是一个学武之人和功夫大师过招的机会”,是一次难度重大的挑战和学习之旅。

通过对马尔克斯其他著作的阅读,以及对于西语原著的反复斟酌。

范晔的译文不仅传达了《百年孤独》所讲述的故事,并且也将行文流利的原著风格和精髓,以中文的语言艺术完美呈现。

《百年孤独》中译本发售之后,一度占据图书销售榜首位,成为出版业的现象级事件。

“让译书成为买书的借口”这句范晔自己创造的口号,真的实现了。

如果说译者的快乐,在于翻译出一本大众都喜爱的好书;那么对于书籍设计者而言,通过设计传达出书籍文本的精髓,是专属于他们的快乐。书中的文字固然是畅销、流行的根本,而精巧的书籍设计,势必为文字的传播锦上添花。宁成春,55年,1500多本书,书籍设计师的一生都不断在为传达书本理念而努力着。像是杨绛先生的《洗澡》,讲的是人的思想去“洗澡”。

宁成春便用炭笔在一个很粗的纸上画一个像有污垢一样的东西,来指代洗澡的过程。新版的设计还采用了PVC的透明封皮,揭开之下是轧了一个凹凸的字样,像是能够洗净污垢的肥皂一般。

在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的过去,宁成春的工作便是手绘书封的图案和字体。所有的一切设计,都要亲手绘制而成。三联版《金庸作品》、《陈寅恪的最后20年》,等等都是宁成春的代表作品。

即便是最不起眼、时常被忽略的存在,历经50年风雨的宁成春,依然甘愿为书籍、为文字而默默无闻。为传播文学经典而沉默于书本背后,坚持着这一件一生热爱的事情。

经过几大流程,书籍终于不辞万里地来到了读者的手中。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够获得读者的欣赏。进行书籍销售的书店老板们,责任重大。为了把更多的好书带进群众的心里,来自上海的lulu和蜗牛,发起了“带着书本去旅行”的活动。

原本固定存在的书店,随着旅途的变化,成为了步履不停的移动书房。有的时候会去到大城市里,有的时候他们也会走进村落中。在鲜少有读书习惯的农村道路上,lulu和路过的农妇攀谈着,聊起那些书本里有趣也有意义的人和事儿。“书就希望它被看”,她脱口而出的这句话,不禁让人热泪盈眶。

书籍不分高低贵贱,不分流派种类。既然它们历经艰难来到了人间,就殷切地盼望着,能够被全世界所有的人所阅读、所拥抱。书籍就是这样能够给所有人带来美好、幸福的存在。

而享受文化带来的幸福感,同样也不分场合,没有任何空间的局限。豆瓣相册《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就用图片记录着努力感受书籍幸福的人们。「链接」

创建这个相册的朱利伟,每天都会在拥挤的上下高峰地铁上,坚定不移地进行阅读。有趣的是,她时不时能在地铁上发现同样坚持阅读着的小伙伴们。

面对这份迫切需要被鼓励的坚持,朱利伟在经过同意之下,用相机记录下了他们读书的那一瞬间。在逐渐上传至豆瓣相册的过程中,这份坚持阅读的感动,也不断蔓延于冷漠的网络之间。“在手机垄断读书人精神的今天,在熙来攘往、拥挤不堪的地铁上读书,或许是最没有仪式感的阅读场景。但他们的存在提醒我们,阅读都是柴米油盐,都是生活本身。”这是新京报给予这个相册“年度特别致敬阅读场景”的颁奖词。

这段颁奖词,又再度把我们拉回了一开始的困扰之中——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金钱、娱乐、速度。这些关键词,一次又一次地击溃我们对于生活的向往,且又不断地麻痹着为了生存的我们拼命喘息的意志。在《但是还是有书籍》五集的时间里,解剖了与书籍有关的五个不同的维度和方向。有的他们,身负传播文学的使命感;而更多的他们,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也不断享受着书籍带来的快乐。

我不敢保证,所有的书本里,都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但通过阅读书籍、拥抱知识所带来的充实与幸福感,是其他物质无法给予的。如果你对生活感到迷茫,对未来感到困惑,不如读读书吧。读书没有门槛,也没有那么地难。小说、日记,甚至绘本、图集,都在等着你去翻阅它们。生活再苦再累,不管怎样,但是、还是有书籍啊。

*本文作者:阿呆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