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排球和声音的摩托你还会喜欢吗?
目前,中国电动摩托车的市场格局是:自主品牌车型占主导,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不大,国际品牌占有率很高,合资品牌基本是一家独大。但是从电动摩托车市场的现状来看,进口和合资两个阵营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合资的车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到了50%以上;国产电池企业进入一线阵营,而自主品牌几乎已经没有了动力。但随着电摩产品市场日趋饱和和电摩产品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电动车市场在国内也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一、电摩市场趋于饱和现在,中国的电摩市场已经呈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电动自行车市场。虽然中国市场中还有一部分是由外资企业主导的合资品牌(包括菲亚特、哈雷、雅马哈等),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了。据中国电动车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591万辆、销售1491万辆、产销分别为3284万辆、3383万辆,连续四年全球第一;全国约有4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上路行驶,全国约有7200万辆电动车进行注册登记。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总量来看,在2013年到2017年之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增长了将近20倍,从2011年到2017年,已经翻了四倍多!从这个数据来看电摩市场已经饱和了。
二、电摩产品消费升级如果说市场已经基本饱和,那么电摩产品消费升级也就意味着新国标标准的落地和电摩产品升级的加速。事实上新国标标准已经从2019年7月1日开始实施,标志着电摩产品迎来新一轮的变革。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已经提前实施这一标准,新国标对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质量、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想要享受新国标带来的便利和方便,就需要有相应的品质保障。这对于新国标过渡期内生产电摩产品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同时对于一些“双超”现象严重、生产制造工艺落后、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等企业来说,都应该提前进行布局,而不是等到要进行限制才去下手制造。
三、电动摩托真的要消失了吗?在国内,由于电动摩托车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内逐渐成为了全球电摩产品主要市场。虽然不像燃油车那样,使用低油耗、大排量、动力强等技术领先。但是电动摩托车与燃油车相比,其成本更加低廉,所以在很多地区已经被主流消费者所接受。而这也是电动摩托车发展多年都没有受到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电动摩托车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来看:电动摩托车并不是要消失,而是通过更好的品质和技术提升来获得市场红利。但随着消费升级和法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我们相信未来国内电摩行业会走上更健康发展的道路。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电动车产品才是用户真正需要和可以接受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jd_union_pid="1664370781474";var jd_union_euid="";</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ds-union.jd.com/static/js/union.js"></script><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width: 360px; height: 300px;"><iframe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width="360px" height="300px" src="//ads-union.jd.com/product?type=product&pt=1&unionId=1002041441&siteId=4000347719&mid=10038759139828&w=360&h=300&euid=&cuid=&pid=1664370781474&pvt=0&pv=b29c9feb224540929a883d7cecda75f4&cUnionId=&extColumns=&lpt=0&charSet=UTF-8&windowSize=360,300"></iframe><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1px; right: 0px; background: url("//img1.360buyimg.com/da/jfs/t2404/310/2196729438/1126/702d4c79/56a598b6N82664dfc.png"); height: 20px; width: 20px;"></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