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 发表于 2024-2-5 19:18:04

ROG 8 Pro拆解:结构复杂拆装难度高 防水散热系统升级

前不久,华硕发布了全新的ROG 8 Pro游戏手机,我们就通过拆解来看一下,它有着怎样的内部结构,相较前代又有哪些改变和升级。


包装盒依旧很特别,这方面ROG一向很下功夫,也是败家之眼的特色,必须要让用户的开箱充满仪式感,盒子不光是用来装手机的,也是完成初次开箱和开机仪式的载体。
ROG 8 Pro变化还是很大的,最直观的就是额头和下巴变窄了,视觉观感更好看了,换成挖孔屏之后,前置镜头从外部移到了额头中间位置。
上手之后,感受到了另一个变化,它变得更薄了,也更轻了,三围尺寸进一步收缩,中框也改成了直角边,后盖两侧收弧有所收敛,但依旧保持了较高的贴合度,手感更加接近主流的综合旗舰。

翻过来,后盖设计更加简洁,除了那几个字母标识,装饰就只有中间的一条斜纹。当然,最醒目的还是镜头模组,风格没变,就是造型变了,类似云阶的缺角,有着很高的辨识度。升高的还有镜头凸起的幅度,突显了影像系统的全面升级。
下面开始拆解,关机后,取出SIM卡托,双nano叠层设计,金属边框和挡板+塑料框架,边缘灰色橡胶圈起到防尘防水作用。

加热还是从平整的中下部开始,温度100,大概3分钟,粘胶就软化了。用塑料薄翘片插入边角的缝隙,不要插得太深,以免损伤排线。

开后盖的过程非常顺利,除了边角稍微费点劲,四周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很快就打开了。
这时候,不能直接把后盖取下来,因为里面还连着光显矩阵屏的FPC。从电源键一侧,慢慢抬起后盖,那条FPC就在对面边缘的中间位置。它的BTB被一块金属挡板压着,通过1颗螺丝固定,拧下螺丝之后撬起挡板,断开BTB,就可以彻底取下后盖了。

ROG 8 Pro支持IP68级别防尘防水,后盖内侧四周有一圈防水胶,宽且厚实,黏性也很强。其中,边角还做了一定加固,撬片受阻也是这个原因。

DECO区域的三个开孔分别对应后置三摄,超广角镜头设有黑色橡胶圈,长焦镜头是黑色泡棉圈,主摄更夸张,外方内圆,直接贴了三层泡棉圈,对镜头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主摄下面有两块厚实的导电布,左边那块压着闪光灯,通过2个金属弹片连接PCB。下面一大块长方形黑色散热膜遮盖的是NFC线圈,通过右侧的PFC和2个触点连接主板。中间2个长条泡棉垫,对应主板上两排核心BTB,起到填充和缓冲保护作用。



再往下的黑色方块区域,就是ROG 8 Pro的光显矩阵屏,它由341个可编程LED组成,有数十种预设动画,还支持自定义。
在控制台启动之后,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对应功能和场景的光效,比如播放音乐、来电、通知、充电、亮屏、暗屏等等。它通过左边一条FPC和BTB连接主板,左上方贴着一块黄胶布,下面是一颗来自北京集创的LED驱动芯片,型号为ICND2200,我们看到的各种灯效,都是通过它来控制的。后盖下方,还有1个长条泡棉垫,对应副板区域的多条FPC,提供缓冲保护。



手机主体布局跟前代类似,并非常见的三段式结构,而是由五部分构成。最醒目的就是后置相机和中间区域,主摄体积明显更大了,还包裹有金属防滚架。下方2个触点对应闪光灯,长焦镜头配备单独的防滚架,通过1颗螺丝固定,超广角镜头则是跟主摄集成在另一个大的防滚架上。
手机中间位置多了一层无线充电线圈,通过1条FPC连接主板,它支持15W无线充电,Qi 1.3.3标准。
边框四周还能看到一层防水胶残留,粘胶非常厚实。左上角和右上角有多块LDS激光镭射天线,保证信号强度。

上端扬声器的喇叭BOX集成在盖板内,从螺丝位置判断,它正好压着镜头防滚架固定。向下有两块散热膜分置左右,覆盖电池、FPC和无线充电线圈的一部分。
左侧中间的2个金属弹片对应NFC线圈,周围3块泡棉对FPC提供缓冲保护,紧挨着有一块LDS激光镭射天线,对面右侧中间位置的黑色部件,既可以覆盖保护USB接口,也承担了射频线槽的职能。

旁边一整块金属板覆盖主板,下面的黑胶布内侧贴着一块散热膜,覆盖下方电池和一排FPC,从边缘来看,它应该向上延伸到了金属板内侧。副板区域也有一块LDS激光镭射天线,盖板由金属和塑料材质组成,右下角的圆孔对应底部麦克风。

断开无线充电的BTB,拧下金属板的固定螺丝,取下左侧的天线板,挑开白色同轴线,撕开两侧的透明胶布,扯下无线充电线圈。右侧还盖着1颗螺丝,拧下之后,就可以拆卸金属板了。

跟预想的一样,下面那块大的散热膜,向上延伸到金属板内侧,覆盖了主板大部分区域。而且,它跟上面那块散热膜是一体的,相当于把主体中部都覆盖了,包括两块电池和大部分FPC。金属板内侧有多条泡棉垫,对应主板周边的各个BTB,中间的硅脂残留则是来自主板A面的散热材料。
断开电池的BTB,跟着从相机区域开始,从上至下拆解。
撕开闪光灯触点的胶布,挑起它的FPC。
拧下左上角的固定螺丝,撬起取出天线板。

处理完剩余的螺丝,用镊子撬起取出上扬声器,它来自瑞声科技,采用1216规格,边缘和内侧还能看到LDS激光镭射天线的延伸,音腔通过2个触点连接,旁边还有1个黑色限位柱辅助固定,对应框架上的圆孔,下面1条黑色泡棉对应小板上的3个BTB。音腔的出声孔位于上方,它还兼顾了听筒的功能,框架对应位置设有红色橡胶圈,声音通过手机正面的微缝听筒传出。


依次断开超广角镜头和下方3个BTB,拧下1颗固定螺丝,取出PCB,上面集成了1颗降噪麦克风,B面能看到华硕和COMPEQ的标识,看来这块PCB的供应商为华通电脑,下面3个BTB基座都有防水胶套。


断开长焦镜头的BTB,它可以单独取下来。下面有一块小的金属盖板,通过螺丝固定,拧下螺丝,撬起盖板,就能看到主摄和云台的BTB了,断开之后,主摄和超广角镜头可以一块取下来。




再断开前置镜头的BTB,这样,前后四摄就都凑齐了。
5000万像素索尼IMX890主摄,传感器面积1/1.56英寸,光圈f/1.9,等效焦距24mm,适合拍摄街景,2倍无损变焦模式下,等效焦距50mm,适合拍摄人像和美食,支持OIS光学防抖,6轴防手震Hybrid云台3.0加持,支持±3度的运动补偿,在移动拍摄时,提升防抖效果。
3200万像素长焦镜头,3倍光学变焦,目前也是直立长焦中倍率的极限,5倍无损变焦,30倍数码变焦,它同样支持OIS光学防抖,还支持1.4μm像素合并技术、夜景模式和超清变焦算法,光圈f/2.4,这也是ROG手机首次配备长焦镜头。
1300万像素豪威OV13FF超广角镜头,光圈f/2.2,采用自由曲面镜头。3200万像素豪威OV32C前置镜头,传感器面积1/3.2,支持广角自拍功能和1.4μm像素合并技术。拆解继续,挑开左上角的白色同轴线,拧下1颗子母螺丝,取出PCB。断开前置环境光传感器的BTB,它的上半部粘在了框架上,小心,慢慢地撕开取下来。旁边较宽的PCB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它主要负责连接影像系统。



上方区域清空之后,露出了框架,左边压着的黄色FPC对应临近的肩键,框架上有多处镂空,透过它们,可以看到屏幕内侧的铜箔。

前置镜头设有橡胶圈,环境光传感器有一块泡棉垫,右上方听筒的红色橡胶圈,以及旁边麦克风的圆形泡棉圈,都起到了缓冲保护作用。周边裸露的金属点,负责天线信号溢出。


撕掉右边剩下的那块散热膜,断开挨着的2个BTB,取下对应的FPC。挑开黑色同轴线,以及A面剩余的BTB连接器,慢慢撬起翻过主板,B面还有几个BTB,它们都被金属挡板覆盖,稍宽的那个还贴了一条泡棉垫。中间核心区域没有屏蔽罩,旁边贴了一圈导电布,透过硅脂隐约可见处理器的轮廓,边缘的小圆孔,对应中间位置的降噪麦克风。撬起取下2块金属挡板,断开下面压着的BTB,主板就彻底拆下来了。



ROG 8 Pro的主板看起来不大,差不多也就普通手机一半的大小,采用双层PCB结构,可又比常见的双层主板厚很多,因为两层PCB中间还夹着一层导热铜柱,四周和主板A面都能看到,基本上覆盖了整块主板区域,大幅提升散热效率。

主板A面和B面所有BTB基座外都加了防水胶套,麦克风在左侧中间位置,电容和小部件没做点胶处理,屏蔽罩镂空处都涂有撒热材料。
擦掉硅脂,主板B面最显眼的一颗芯片,是来自海力士的16GB LPDDR5X运行内存,下面稍大一圈的绿色芯片,是来自高通的骁龙8 Gen 3处理器,旁边遮盖了一颗差不多大小的芯片,是512GB UFS 4.0闪存。
视线转向下方,拧下副板区域所有固定螺丝,撬起取下盖板,内侧有几个小块的LDS激光镭射天线。

扬声器集成在盖板上,通过2个触点连接副板,尺寸比上扬声器小一些。临近的2块泡棉,对应屏幕、肩键、耳机孔和主副板FPC的BTB,为它们提供缓冲保护。
右边稍大一点的PCB上,有一块金属盖板,遮盖了大部分BTB基座。
跟主流的居中放置不同,它的USB接口和麦克风都位于右下角。撬起金属盖板,断开下面所有BTB,从临近电池的缝隙入手,用镊子撬起取出副板,上面大部分BTB基座都贴了防水胶套,剩下的也有胶布遮盖,PCB的薄弱环节有金属片加固。

USB接口通过一条FPC直连主板,有2颗固定螺丝,拧下后就能撬起取出。

振动马达通过粘胶固定在旁边的框架上,还贴了一层缓冲泡棉,它来自瑞声科技,是一颗超宽频线性马达,型号为ESA1016,跟之前ROG 7系列上用的是同一款。

撕开音腔旁边的导电布,断开屏幕的BTB,它并没有像普通手机那样接在侧面,BTB基座也没有向上延伸到正面,看这个结构和位置,如果屏幕损坏,更换的时候可能都不用拆后盖,直接从正面就能把屏幕换了。

ROG 8 Pro配备了一块6.78英寸165Hz三星E6 AMOLED柔性直屏,采用新思科技的触控IC。断开旁边2个肩键的BTB,撕下黄胶布,处理剩余的2个BTB。拧下固定的子母螺丝,撬起取出PCB,肩键的BTB基座都贴了防水胶,剩下的用胶布遮盖。



取出耳机孔,它是可以单独更换的,拆装也很简单。

右下角的黑色泡棉圈对应麦克风,收声孔采用防呆设计,卡针插进去也不会损伤麦克风。屏幕的BTB基座贴了防水胶套,旁边的电容做了点胶处理,扬声器出声孔设有红色橡胶圈,提升密闭性。

侧边的USB接口也可以拆了,拧下2颗固定螺丝,拆掉黑色线槽,向上一提就能取出接口。

上下两块电池没有采用易拉胶,不过,固定得还挺紧,用塑料撬棒一点点撬起取出。

电池采用双电芯单接口方案,双电芯等效总容量为5500mAh,支持65W有线快充,制造商为飞毛腿电子有限公司,电芯供应商为ATL。每块电池下面都有上下两部分粘胶固定,拆掉电池之后,还保留了大部份黏性,也就是说,之后更换电池的话,可以不用补胶,直接把新电池粘上去就行。
金属框架上有大面积镂空,整块不锈钢VC均热板都露了出来,呈Z字形,上面的主板和电池直触均热板,可以大幅提升散热效率。主板区域有大量硅脂残留,旁边还有一圈厚实的导电布。左侧中间的4个触点对应电源键和音量键,下面的泡棉圈对应降噪麦克风。2个肩键通过一条超长的FPC串联,BTB都接在了下面的小板上。
底部中间有一个小的BTB,对应指纹模组,ROG 8 Pro采用的是超薄屏幕指纹方案。
到这里,ROG 8 Pro的拆解就基本完成了。它是最近几个月里,我遇到过内部最复杂,也最难拆解和复原的一款手机,主要是特殊的ID设计和布局,使零部件数量成倍增加,螺丝也用了好几种,普通用户之后想自己换电池的话,难度比较大。
它的整体结构跟前代类似,大的区块划分没有太多变化,调整和优化主要集中在一些细节上。后置相机三颗镜头从横向一字排开,改成矩阵排布。防水等级从IP54升级到IP68,内部增加了大量防水措施,后盖一圈防水胶密封,大部份BTB基座都加了防水胶套,周围开孔对应的部件也都设有橡胶圈。闪光灯从盖板挪到了后盖内侧,后盖的灯效从炫彩视窗,换成了光显矩阵屏。增加无线充电功能,功率15W。
影像系统全面升级,主摄有6轴防手震Hybrid云台3.0加持,新增3倍光变长焦镜头,主摄和长焦双OIS光学防抖。相机位置取消了长条形盖板,增加金属防滚架。。电池容量从6000mAh变为了5500mAh,主板增加导热铜柱,VC均热板换成了不锈钢材质。从拆解角度来看,大的变化主要来自三方面原因,一是手机三围尺寸的变化,压缩了内部空间,使得一些区块和部件要跟着压缩。二是防水等级的提升,需要很多地方跟着升级工艺和装配方式,增加防水措施。三是散热系统升级,增加了一层导热铜柱,带来散热架构的变化。
从产品本身来看,超宽频线性的1016马达、导热铜柱、中置散热架构、双C口设计等,都是注重游戏体验的表现,兼顾游戏体验的同时,ROG 8 Pro开始注重生活中的实用性,变得更加均衡。毕竟,如果作为主力机使用的话,还是要照顾各种日常需求,即使游戏手机,也不可能一直拿着打游戏。这肯定也是ROG权衡之后的决定,它的用户画像应该是那些既喜欢电竞,又希望随身只带一部手机,就能同时满足极致的游戏体验,以及各种其他常用功能。
结尾聊一个拆解相关的话题,这期要说的是ROG 8 Pro上采用的中置架构设计。它的内部之所以看起来那么复杂,有那么多FPC,从根本来说,都是受到了中置架构的影响。在常见的三段式结构手机里,很多部件可以直连主板,比如后置镜头、前置镜头,甚至有些可以直接集成在主板上,比如降噪麦克风和环境光传感器。可到了中置架构的手机里,由于那些部件的位置都不能动,且集中在上部,它们跟主板拉开了很长一段距离,中间还隔着一块电池,这些密布的FPC,就成了它们连接主板、实现各自功能的“管道”和“桥梁”。前面提到的那些部件,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连到了主板上。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发热量能控制在手机中部,持握玩游戏不会影响,对极致游戏党来说,配合酷冷风扇X也能做到迅速降温,因传统手机降温点都集中在摄像头附近,即使是散热风扇也没法快速降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ROG 8 Pro拆解:结构复杂拆装难度高 防水散热系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