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卡西斯10合一扩展坞体验分享

苍苔 发表于 2022-5-22 21:21:48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1274
大家好,这里是爱折腾的月光鼠。近些年来,在 Macbook 带领的一波美型运动下,各大扩展接口在笔记本电脑上纷纷下岗失业,身兼多职的新晋小生 Type-C 成功一统江湖,成为众多笔记本电脑有且仅有的标配。
在下岗失业之后,各大扩展接口纷纷通过扩展坞再就业,扩展坞江湖群雄崛起。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来自阿卡西斯的一款 10 合 1 的扩展坞。那么与市面上的其他扩展坞,阿卡西斯有什么独门绝技呢?且待下文细细道来。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b419df37j00rc61ol000zc000hs00bwg.jpg

开箱
包装不花里胡哨,外观、接口、功能等信息一目了然。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0e09a377j00rc61om000tc000hs00bvg.jpg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0927b070j00rc61om000wc000hs00c1g.jpg
扩展坞被塑料袋装着,四周有保护用的泡棉,保护很到位。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3d443466j00rc61on000vc000hs00c8g.jpg
配件有数据线,硅胶保护套,说明书以及 SSD 的散热垫和硅胶钉。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3d8c5bc5j00rc61on000wc000hs00bfg.jpg
说明书是英文的,但图示很详细,SSD 免螺丝安装设计很方便。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14e20f3cj00rc61oo0015c000hs00bvg.jpg
阿卡西斯这款 10 合 1 扩展坞是连线款扩展坞,数据传输口和 100W PD 电源口在同一侧,中间是状态指示灯。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ea6f80bbj00rc61oo000dc000hs00bvg.jpg
另外一侧是 HDMI 和千兆网口。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66a9e2c6j00rc61oo000fc000hs00bvg.jpg
扩展坞顶部是其他的扩展接口,2 个 USB-A,一个 USB-C,一个耳机麦克风二合一,一个 SD 卡槽,一个 TF 卡槽。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aa568736j00rc61op0015c000hs00bvg.jpg
SSD 扩展槽采用的是免螺丝卡扣式固定,阿卡西斯巧妙的使用两颗滚珠来对顶盖进行限位,非常稳固且拆装手感不错。SSD 顶盖表面进行开槽,增大了散热面积。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10959c7fj00rc61op000qc000hs00bvg.jpg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1dce4cfaj00rc61op000mc000hs00bvg.jpg
拆开可以看到扩展坞是支持 4 个尺寸的 SSD 的,根据官方参数,同时支持 nvme 及 Sata 接口的 SSD。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8db21adfj00rc61op000xc000hs00bvg.jpg
底部是品牌,型号等信息。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52dabfa1j00rc61oq000rc000hs00bvg.jpg
功能测试
开箱完毕之后,在分享实际场景下的应用情况前,我们先对其理论性能做一个测试,这里我使用原装线接入主板后置的 USB 3.2 Gen 2 C 口。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c195dd80j00rc61oq000rc000hs00ecg.jpg
SSD 测试
SSD 测试使用的是 500G 的铠侠 RC10,便宜量足,性能足够。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3784097dj00rc61oq000qc000hs00bvg.jpg
复杂文件拷贝测试,选择合计为 12G 的 24 个视频文件,单个文件大小从30MB到1GB不等,从电脑复制到 SSD 的速度如下,平均在 690MB/s 。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f9ff6d7ej00rc61or0020c000ey00lrg.jpg
从 SSD 复制到电脑,读取速度稍快一些,接近750MB/s。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78da9023j00rc61or001wc000f300lyg.jpg
同样的使用场景下使用 ROG 的 NVME 硬盘盒测试,速度也基本相同。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dedbe738j00rc61or0016c000hs00bvg.jpg
USB 接口测试
USB 口测试上,直接使用 ROG 的 nvme 硬盘盒分别连接三个 USB 口,采用从电脑向移动硬盘中写入进行测试,测试文件与上面测试一致,实测速率如下:
USB3.0 A 口,实测速度为 435MB/s: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817df495j00rc61or0026c000ev00lmg.jpg
USB3.1 A 口,实测速度为 695MB/s: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254d1dd1j00rc61os0026c000es00llg.jpg
TYPE-C 3.1 口,实测速度为 698MB/s。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177a8cccj00rc61os0026c000ep00lrg.jpg
SD 卡槽测试
使用雷克沙的 1000 x 卡,理论读取速度可以达到 150MB/s,实测读取速度为 95MB/s 左右,拍照后读取照片,速度基本是够用了。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b39044a5j00rc61ot0023c000f700lsg.jpg
千兆网口测试
千兆有线网口,扩展坞使用的是 AX88179 芯片,兼容性不错,实测在电脑、iPad等上都可以使用。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daa58675j00rc61ot0013c000hs00bvg.jpg
HDMI 接口测试
标称是可以输出 4K60hz 的,此处由于台式机主板 USB C 接口没有视频输出能力,改为使用笔记本进行测试,HDMI 接入后颜色正常,分辨率达到 4K,但受限于显卡,刷新率只支持到 30hz,根据其他网友的测试,是可以支持到 60hz 的。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f1245894j00rc61ot0013c000hs00hxg.jpg
3.5mm 接口测试
有且能用,不是主打音质的产品,不能强求太多。连个 EarPods,听个响,说个话,开个电话会议刚刚好。
充电口测试
PD 口支持 100W 输入,也没有合适的负载测试工具,就只是测试下笔记本电脑的连接情况吧,使用倍思的 120W GaN 充电头作为输入源,连接笔记本电脑。使用 power- Z 测试仪测试出的充电功率达到了 60W,基本跑满了电脑的标称充电功率。此处只是一个不严谨的演示,供使用轻薄笔记本的朋友参考,只要充电头的功率足够大,就不怕供电不足。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91b70c6bj00rc61ou001gc000hs00bvg.jpg
iPad 码字场景分享 - 轻量级应用
谈完了理论性能测试,接下来分享下实际使用体验吧,首先来说说连接 iPad 的轻量级应用场景。为了美观整洁,特意购入一条一直一弯的短线,iPad 往支架上一放,蓝牙键盘,鼠标一连,简易码字平台就有了。这篇文章也是在这样的搭配下,编辑完成的。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5a7f508cj00rc61ou000zc000hs00bvg.jpg
拍好的照片,直接通过 SD 卡插槽即可被 iPad 读取,简单调整之后就可以插入到文章中,鼠标支持的加入,让图片的插入更为精准流畅。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87eeb348j00rc61ov000pc000hs00bjg.jpg
同时,使用在线文档编辑工具对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兆有线网络的加持,为实时传输提供了更多一层的保障。
笔记本电脑使用场景分享 - 高强度使用
在轻量级的 iPad 文字编辑场景下,在阿卡西斯扩展坞的帮助下,可以有更为稳定的网络环境及相较纯触摸更为精准的操控体验,那么换到真正的生产力场景中,搭配笔记本电脑使用的体验如何呢?
可以带出去么?相当可以!
作为经常需要在外地出差的审计民工,Thinkpad 的轻薄本在为我肩膀减负的同时,也在扩展性上进行了实打实的"缩水"。首当其冲的便是砍掉了有线网口,这让我在各地酒店流浪时,不得不忍受奇慢无比的酒店 Wi-Fi 或者含泪挥霍手机流量。有了扩展坞之后,终于可以使用有线网络了。100W 的 PD 口的加入也让电脑能够时刻满电工作,出差带一个多口 PD 充电头就可以满足多个设备的充电需求了。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86b5b884j00rc61ov0014c000hs00bvg.jpg
SSD 扩展位则让可以让我少携带一个移动硬盘,换下老款的 HDD 移动硬盘,换上 SSD,提速又减重,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出差友好型减负。
适合窝工位么?当然适合!
出差回来后,由于工位是半固定的,只放了一个朋友淘汰的 24 寸 1080P 显示器,咸鱼现在的价格只要不到 200,什么一线通就不要想了。在入手阿卡西斯扩展坞前使用的是将近 1000 块的联想原装雷电 3 扩展坞,确实很好的解决了一根线扩展所有的需求,但是如果有一个更小更强的组合,为桌面省出更多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bcd559cfj00rc61ow000sc000hs00dcg.jpg
雷电 3 的强大在于带宽足,一堆东西插满也可以满速跑而互不干扰,甚至可以用于扩展显卡坞,让笔记本用上台式机的显卡,办公本变身游戏本。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01866818j00rc61ow000yc000hs00dcg.jpg
但在办公使用场景中,不在打游戏的话,雷电 3 的超大带宽其实毫无用武之地,真实使用上和阿卡西斯扩展坞是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省下的空间和金钱则是实打实的。
总结
阿卡西斯 10 合 1 扩展坞,在 500 元左右的价位,做到了精致做工和完美功能的统一。考虑到市面上众多塑料材质的多合一扩展坞也要卖到三四百元,加一两百换成金属材质,做工精致,散热优秀的产品都值了,更何况在此基础上,还加上了额外的 SSD 扩展槽,有扩展坞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
小彩蛋
考虑到这是一款全功能的 USB 扩展坞,对于有全功能以及 Deck 模式的手机来说,鼠标键盘显示器一接,这妥妥的也是一台电脑了。手上只有 iPhone,无法体验这个功能,但在油管上有看到博主使用三星手机达成此成就。购买了的朋友,如果是三星或者华为手机的,或许可以试试。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520%2Fe0b17fb0j00rc61ow000wc000hs0099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匿名  发表于 2022-5-22 21:22: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