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级会员

  • 主题

    43

  • 帖子

    164

  • 粉丝

    0

热门版块

同价位最闪耀的主板,华擎 B560M 钢铁传奇拆解评测

Intel 11 代处理器已经发布一段时间了,凭借它拉胯的性能,让 AMD 在高端之路上站稳脚步,不过好在 Intel 在六核领域仍有一些性价比,所以还是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 Intel。
Intel 在 B560 芯片组上开放了内存超频,所以之前的十代 i5 的价值再一次被提高了,配合上 3600MHz 的内存,游戏性能还能再一次的提高,而且也不需要花费额外的资金去购买更贵的 Z490,今天的主角它的前辈 B460M 钢铁传奇之前(下文简称为 B460)我已经评测过,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主板,千元内无敌的存在,那么今天就来看看作为后辈的 B560M 钢铁传奇表现如何。
外观展示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7cd43fc1j00r4njku000tc000hs00bvg.jpg

▲华擎的钢铁传奇系列定位中端,主打高颜值的迷彩风格,整体的设计理念和前代并无大区别,依旧是黑白灰三色的 PCB 加上银白色的装甲,虽然不是全白的设计,但是放在白色风格的机箱内也没有违和感。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49a80f73j00r4njku0011c000hs00bvg.jpg
▲根据官方的宣传资料来看,这款主板的供电相较于 B460 多了一相,当然具体表现如何还是要等我们后面的测试。
散热块体积和上代 B460 也几乎没有区别,上侧的散热块因为多了一相供电,所以大了一点点。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965c7a71j00r4np16001kc000hs00bvg.jpg
▲虽然和 B460 上的那个底座一样,不过补全了 VCCIO 的供电线路,所以多了对 11 代 RKL CPU 的支持。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b2ff9a43j00r4njkw001cc000hs00bvg.jpg
▲B560 最大的提升在于可以支持内存超频,可以使用 XMP 轻易突破 JEDEC 3200MHz 的限制,这款主板 QVL 可以达到 4800MHz,对于游戏党完全够用。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be611de6j00r4nnka0018c000hs00bvg.jpg
▲在主板的边缘有 Steel Legend 的字样,在它的背面有一长串的灯珠,可以使用华擎家官方的 ARGB 软件进行灯光同步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6a654269j00r4njkw0015c000hs00bvg.jpg
▲内存槽的右下角提供了一组 USB 3.2 Gen1 5G 插针,最多可拓展两个前置 USB 3.2 Gen1 5G,一个 USB 3.2 Gen2x2 20G 插座,可拓展一个前置 USB 3.2 Gen2x2 20G Type-C。
目前带有前置 Type-C 的机箱越来越多,华擎将高速 USB Type-C 接口放在了前置,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4f7c283dj00r4njky000vc000hs00bvg.jpg
▲在内存槽的右上角有 12V RGB、5V ARGB 各一组。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6%2F005d60e7j00r4onis000zc000hs00bvg.jpg
▲CPU 供电输入为 8pin。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34644e1dj00r4njky0017c000hs00bvg.jpg
▲IO 接口从左至右依次为 2 x USB 2.0、PS/2 鼠键二合一接口、HDMI 2.0、DP 1.4、2 x USB 3.2 Gen1 5G、1 x 2.5G 网口、2 x USB 3.2 Gen1 5G、5+1 音频输入输出。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f5885decj00r4np16001kc000hs00bvg.jpg
▲主板下半部分有三根 PCIe 插槽和一条带有散热块的 M.2 插槽。
M.2_1 实际速度为 PCIe 4.0 x4,支持 2242/2260/2280 规格的 PCIe SSD,在使用 11 代处理器时直连 CPU,当使用 10 代处理器时切换为 PCH 拓展,并且插槽将会降速至 PCIe 3.0 x4。
PCIe_1 实际速度为 PCIe 4.0 x16,直连 CPU,当时用 Intel 10 代处理器时,这个插槽将会降速至 PCIe 3.0 x16。
M.2_WIFI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1,支持 2230 规格的 PCIe/CNVIo2 的无线网卡,由 PCH 拓展。
PCIe_2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1,由 PCH 拓展。
PCIe_3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1,由 PCH 拓展。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bdaa5bf9j00r4njky001fc000hs00bvg.jpg
▲主板右下角就是芯片组了,由一个小型散热块压制,毕竟没有 PCIe4,所以发热也不大。在散热块的下方还有一个 M.2 插槽。
M.2_2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4,支持 2280 规格的 PCIe/SATA SSD,由 PCH 拓展,当时用 SATA M.2 时,SATA3_1会被关闭。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7e0aaaa8j00r4njkz0012c000hs00bvg.jpg
▲芯片组的侧面还有四个 SATA 接口。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3a370b58j00r4njkz0014c000hs00bvg.jpg
▲芯片组的正下方还有两个 SATA,所以这张主板一共有六个 SATA 接口。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183032f8j00r4njl0001bc000hs00bvg.jpg
▲底部中间的位置有两组 USB 2.0 插针,可以拓展四个前置 USB 2.0 接口,不过目前这个插针的主要作用还是接入一些内置 USB 设备,某些一体式水冷等等。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e642da4aj00r4njl0001gc000hs00bvg.jpg
▲中间的位置还有一组简易 Debug 灯,用于快速排错。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ec90fd57j00r4nnkb001dc000hs00bvg.jpg
▲前置音频接口放在了最左侧,同时这里还有 12V RGB、5V ARGB 各一组,算上内存附近的两组,这款主板一共提供了 5V、12V 各两组 RGB 插针,搭配主板自带的灯条也能搭建起绚丽的机箱 RGB 效果。
供电分析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52f22e9bj00r4njl0001ic000hs00bvg.jpg
▲首先来看供电,就单单数电感而言,确实要比之前的 B460 多了一点,CPU 周边一共有 12 颗,但是华擎仅宣传为 10+1,也算是比较老实了,不过这里有一颗电感的大小明显不一样,需要我们慢慢分析。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55aabd82j00r4njl0001hc000hs00bvg.jpg
▲CPU 主要供电部分的 PWM,型号为 RT3609BE,来自 Richtek(立锜),用于控制 Vcore(核心)和 VGT(核显),在部分 B460 和 Z490 上已经比较常见了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fd2e1734j00r4nsyu0016c000hs00bvg.jpg
▲Vcore MOS 来自 Vishay(威世)的 SIC654,这是一颗 SPS MOS,也就是俗称的 Dr.MOS,单相最高支持 50A 的电流,共计 8 颗,采用 MOS 级并联设计。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e7953c9dj00r4nkjs0012c000hs00bvg.jpg
▲Vgt MOS 同样来自 Vishay 的 SIC654,两相直出。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7900c198j00r4nkjt001kc000hs00bug.jpg
▲以往的 VCCSA 供电为 Fix 模式,不过在 11 代处理器中,Intel 将 VCCSA 的供电模式改为 SVID,所以这里也会需要一颗支持 SVID 的 PWM,华擎在这张板子上使用了来自 Richtek 的 RT3651。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f141ab80j00r4njl0001ec000hs00bvg.jpg
▲VCCSA MOS 为上下桥设计,均来自 Sinopower(大中),上桥为一颗 SM4508 48A,下桥为两颗 SM4503 80A ,一相直出。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30fd2167j00r4nkju0019c000hs00bvg.jpg
▲附近还有一项供电,这相给 VCCIO 供电,MOS 由 APW8828 控制,来自 ANPEC(茂达)。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d8af3e29j00r4njl1001ic000hs00bvg.jpg
▲VCCIO MOS 为上下桥设计,均来自 Sinopower 的 SM4508,一上一下,一相直出,那颗不一样的电感就是为 VCCIO 滤波。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dad883a5j00r4njl2001ic000hs00bvg.jpg
▲内存 PWM 同样为 ANPEC 的 APW8828。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cd427939j00r4nnkb001tc000hs00bvg.jpg
▲内存 MOS 为一相供电,上下桥设计,上下桥均为 Sinopower 的 SM4508,单颗 MOS 为 48A,一上两下。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4c53b50ej00r4njl2001ec000hs00e5g.jpg
▲总结一下供电
主 PWM 控制 CPU Vcore、Vgt,型号为 RT3609BE,来自 Richtek。
Vcore MOS 为 SPS MOS,型号为 SIC654 50A,来自 Vishay,通过 MOS 级并联达成 8 相,共计 400A。
Vgt MOS 为 SPS MOS,型号为 SIC654 50A,来自 Vishay,两相直出,共计 100A。
VCCSA 的 PWM 型号为 RT3651,来自 Richtek。
VCCSA MOS 为单 N 沟上下桥,一上两下,上桥型号为 SM4508 48A,来自 Sinopower,下桥型号为 SM4503 80A,来自 Sinopower,一相直出。
VCCIO 的 PWM 型号为 APW8828,来自 ANPEC。
VCCIO1/2 合并供电,MOS 为单 N 沟上下桥,一上一下,上下桥型号均为 SM4508 48A,来自 Sinopower,一相直出。
所以真实供电为 4x2+2+1+1(Vcore+GT+VCCSA+VCCIO1/2),与 CPU 有关的供电共计 12 相,通过个人经验判断,单从供电用料来看,这套供电的最大能抗 250W 左右的功耗。
Mem PWM 型号为 APW8828,来自 ANPEC。
Mem MOS 为单 N 沟上下桥,一上两下,上下桥型号均为 SM4508 48A,来自 Sinopower,一相直出。
其余 IC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a059a3c1j00r4njl3001kc000hs00bvg.jpg
▲网卡来自 Realtek(瑞昱)的 RTL8125BG,螃蟹家的 2.5G MAC PHY 二合一网卡。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bbbfe00fj00r4nkju001ic000hs00bvg.jpg
▲声卡来自 Realtek 的 ALC897,是一颗烂大街的中端集成声卡。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94956820j00r4njl4001mc000hs00bvg.jpg
▲来自 Pericom(百利通)的 PI3DBS16412ZHE,这是颗 PCIe 4.0 切换器,由于 10 代处理器没有额外的四条 PCIe 通道给 M.2 专用,所以需要将 M.2_1 在 CPU 通道 和 PCH 通道之间来回切换,用于适配不同的 CPU。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f3bcb625j00r4njl4001nc000hs00bvg.jpg
▲来自 ASMedia 的 ASM1074 ,这是一颗 USB3.2 5G 的 HUB,可以提供四个 USB3.2 Gen1 5G 接口,这颗是用来拓展主板后置的 USB 口。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7f85a968j00r4njl5001lc000hs00bvg.jpg
▲来自 Nuvoton(新唐)的 NUC121ZC2AE,这是一颗 ARM 架构的 32 位单片机,用于控制主板 ARGB 灯效。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92a86fd6j00r4njl5001oc000hs00bvg.jpg
▲NCT6796D-E,来自 Nuvoton,这颗是 Super IO 芯片,主要用于监控主板上各个硬件的温度、转速、电压等,同时也提供低速通道给风扇或者 PS/2 接口使用。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037a7250j00r4njl50014c000hs00bvg.jpg
▲25Q128JVSQ,来自 Winbond(华邦),这是一颗 BIOS ROM,用于存储 UEFI、GBE、ME 模块,主板开机的重要芯片,大小为 128Mb(16MB)。
上机测试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f657f518j00r4njl6000sc000hs00bvg.jpg
▲国际惯例,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使用的测试平台。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012b24fdj00r4njl60028c000hs00bvg.jpg
▲用屁股想就知道这张主板是带不动开启 ABT 后的 11900K,所以退一步采用 11700KF 进行测试。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84b0c347j00r4njl60016c000hs00bvg.jpg
▲散热器来自超频三的巨浪 360 Pro。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b1666b0aj00r4njl8001kc000hs00bvg.jpg
▲冷排采用了 12 条水道,辅以无橡胶分流片的设计,能有效降低水流阻力,更快的将热量带走。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6%2F871666dbj00r4olky000tc000hs00bvg.jpg
▲冷头采用了三相电机+石墨轴承的设计,在高速旋转的同时依旧可以保持较低的噪音,兼顾了散热和低噪。
RGB 在冷头部位也没有缺席,在主板没有 RGB 灯控的情况下,这颗冷头可以通过内置的 RGB 控制器实现彩虹的灯效,仅需要接入电源线即可,灯效同步也可以与台系四大板厂联动(华妖技微)。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6%2F136a5f8cj00r4okka000ic000hs00bvg.jpg
▲标配三把九翼纯白 RGB 风扇,最大风量可达 65.4 CFM,RGB 和冷头一致,可以使用风扇内置的 RGB 控制器实现彩虹灯效。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6ef8276fj00r4njl80018c000hs00bvg.jpg
▲内存来自 ZADAK 的 SPARK DDR4 4133 8Gx2。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3df7221ej00r4njl90014c000hs00bvg.jpg
▲我使用的这两条的规格为 XMP 4133 C19-21-21-42,属于那种延迟中规中矩的 4133 频率的条子。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b0c51faej00r4nnkb000zc000hs00bvg.jpg
▲测试 SSD 为大华 C900 ,这款 SSD 性价比非常不错,TLC 颗粒,缓内速度写入也能达到 1800MB/s,综合价格来看是一个不错的大碗肉。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2f815074j00r4njl90017c000hs00bvg.jpg
▲电源则是安钛克的 HCG-X1000,提供长达十年的换新服务,十年换新和十年保的意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相比于自家的 HCG 系列,HCG-X 能够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提高电脑稳定性。大一号的风扇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风量,减少风扇转速带来的噪音。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38de006aj00r4njl9000wc000hs00bvg.jpg
▲土豪金磨砂配色成为我购买它的最大理由,虽说没有性能提升,但是让你的电脑档次更高。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80171e33j00r4njl9001ic000hs00bvg.jpg
▲单路 12V 的功率可达 996W,整体最高功率可达 1000W,辅以 80 PLUS 金牌认证,可谓是高端必选之一。
AVX2 负载烧机测试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ae540033j00r4nkju0013c000hs0079g.jpg
▲在无其他辅助风流的情况下关闭 AVX3,使用 AIDA64 自带压力测试,并仅勾选 FPU,烧机 20 分钟,此时 CPU 频率为 4589MHz,功耗为 197.3W,CPU 温度为 77 度。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66f0018bj00r4nsyv000wc000hs00bxg.jpg
▲在烧机 20 分钟后,左侧 MOS 散热块为 54.6 度,上侧散热块为 70.4 度,图上的两个最热点为电感,最高来到了 91.7 度。
两块散热块的温差较大,主要原因是上侧的供电散热块小,如果在两部分之间加一根热管,那么供电会更凉快,也就能抗更大的电流。
内存超频测试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a21d9cdcj00r4njl9000yc000hs007ng.jpg
▲11 代 CPU 的内存 IMC 为 Gear 模式,Gear 1 模式下的内存效能最好,这张主板在锁定 Gear 1 下能将内存跑到 3733MHz C14-14-14-34 1T 1.5V,并且使用 RMP 烧机 100% 过测,此时的延迟仅有 40.2ns,非常的优秀。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1f279567j00r4njla0017c000hs00aig.jpg
▲顺便测试了在 10900K 上的表现,4300MHz C16-17-17-36 2T 1.5V,延迟 38.2ns,RMP 烧机 100% 过测。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5c48c20cj00r4njla0017c000hs00aig.jpg
▲3733MHz C14-14-14-34 2T 1.5V,延迟 38.6ns,RMP 烧机 100% 过测。
总结
这张主板预测最大承载能力能够达到 230W 左右,建议搭配的处理器为 10900K,11700K。
这张主板相对于之前的 B460M 钢铁传奇多了 PCIe 4 和 11 代处理器的支持,同时开放了内存超频,但是加价仅在 100 块左右,同时也有不错的 ARGB 灯效,虽然同价位内供电不是最强,但是性价比依旧很高。
从官方数据来看,这款主板还升级了供电,但是具体分析后可以看出来,它和 B460M 钢铁传奇核心部分的供电完全一样,仅对核显部分增加了一相,VCCIO 和 VCCSA 也因为硬性要求分开了,所以才看上去多了几相,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提升,PCB 升级为六层,综合上也能提高 PCB 对于电流的承载能力。
唯一一个不足的地方就是这张主板锁了最大 1.5V 内存的电压,限制了一点内存高频或者低时序的性能,如果能开到 1.6V 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目前主板 BIOS 仅能开放 170W 的功耗墙,但是在和厂商沟通下,他们愿意开放 PL1 的上限,后续也会加入正式版本的 BIOS,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先询问官方索取测试版本 BIOS 尝鲜,解放 BIOS 上限的 BIOS 版本为 P1.50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智若愚 发表于 2021-12-27 16:27:10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jd_union_pid="608851640356835422";var jd_union_euid="";</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ads-union.jd.com/static/js/union.js"></scri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