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本是由米二在网络上连载的网络漫画作品,因其作品内容充实,制作精良,后又被升级成了动漫作品。从静态的漫画变为动态的动漫,其在保证原版漫画粉丝群体不流失的基础下吸引了更多动漫受众,是《一人之下》这部作品成功的大前提。同时,在长达五年的制作和四季的内容里,《一人之下》一直发挥稳定,每一季都有不同的亮点,在抓人眼球的基础上,宣传输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获得了网友、观众、甚至是国外创作者的一系列认可。这些因素的堆叠,使得《一人之下》能够稳坐国漫巅峰的宝座。
国漫新高度 做有自己亮点和风格的国漫 《一人之下》自2016年开播以来,每季评分均不低于7.5,且观众反响一直非常好。同时,又因为制作精良,内容充实有看点,《一人之下》系列作品又被粉丝誉为“国漫之光”“国漫不可逾越的山巅”。每一季故事相辅相成,通过故事主线所串联起来。整部作品围绕着主角张楚岚、“不老少女”冯宝宝等人所构建,展现了发生在主角身边的一系列故事以及主角的成长历程、故事世界中包含的秘密等内容。
第一季作为整个系列的奠基之作,为所有观众展现了一个足够吸引人也足够新颖的异人世界。同时作者在第一季中向观众展现的是充斥有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和元素的内容,不论是异人们使用的“炁”还是“湘西赶尸”,以及亲切的山村环境作为故事背景,这些设定都让观众眼前一亮。同时动画对于原著漫画中传统文化的介入则是有增无减,其中就包括大量四川方言的对话和山歌OP。
浓郁正宗的四川方言和山歌的引入,使原作漫画人物设定更加接地气,更能够吸引没有看过原著漫画的观众。 第二季作品作为整部《一人之下》漫画前篇的重点,详尽描写了主角一行人去参加罗天大醮的旅程以及罗天大醮的盛况。
罗天大醮作为我国道教斋醮科仪中最隆重的活动之一,是民间常见的醮祭中,格局最大、含意最深、醮期极长的醮典。作品将罗天大醮进行引入,其实不仅是对故事世界的完善、重要人物的引入,更是对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进行了发扬和输出,让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从而自发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和宣传。
同时由于前两季作品是中日合制,所以作品甚至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国际化的传播,帮助我国优秀文化在国际非物质文化格局上更有立足之地。 第三季作为入世篇,作品主要讲述王也被武当除名后入世的所思所感,同时也为第四季碧游村的重点段落奠下基础,拉开序幕。第三季中最大的看点则是邀请黄成希作为武术指导来进行创作,让片中打戏瞬间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真正实现了“武戏精彩,文戏深刻”的动漫制作。 第四季是被无数粉丝评价为“永远的神”的碧游村段落。在碧游村这一段落中,不仅有精彩的打戏穿插,更有深刻的文戏点睛,在腾讯播出仅8集,就获得了8.8分的高分评价。同时,第四季中还介绍了异人公司“哪都通”的六位最强临时工,为接下来事件的推进做助力,也为整体故事轮廓的架构做填充。第四季围绕着“抓捕陈朵”“捣毁碧游村”两个段落展开描写,整体故事更加深刻,不流于表面,文戏也依据《西游记》《西游原旨》《周易》等经典文学巨著进行发挥,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作品内核,引发思考。
中国动漫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道路漫长且坎坷,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沉寂。2015年到2016年可以说是中国动画市场呈现不同景象的一个分水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间段产生,并且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和评价。2016年播出的《一人之下》可谓是像一把巨斧劈开了国漫市场沉寂的河,带领国漫走向辉煌的彼岸。 动画中传达的道理 在动漫中详绘人性善恶 在整个《一人之下》的系列作品中,作者始终坚持着“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一原则来对人物进行塑造。作品中不仅主角的性格新颖,刻画丰富,其他配角也都拥有着自己的性格与故事,一系列刻画之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人性的剖析是《一人之下》的重点,国漫中能在嬉笑怒骂之间将人性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第一季中冯宝宝和老人徐翔之间升华至亲情的感情,赢得了无数观众的眼泪,不仅为第四季剧情埋下伏笔,更是写尽了在面对危难之时人性的选择。第二季中王也为帮老天师挡难来到罗天大醮的情节,详写了王也对老天师诚挚的情谊。而王也同张楚岚比试吃馒头的情节则引用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内容。“常应常静,常清净矣”,简单的八个字向观众提出了一种面对困难和抉择时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也体现出了王也这个人物性格中无我、大义的一面。
第三季中王也下山入世,同诸葛家三兄妹打斗的段落,在丰富武打剧情的同时,着重讨论了道家学说中出世和入世的思想观念,也借人间的烟火气,讨论了现实、欲望和自我的关系。王也未下山时,是龙虎山的小道士,行动做派自然无现实社会中的铜臭气。 而在下山入世之后,王也就成为了家境优渥的富二代,身份的转变必然带来行动上、心境上的转变。在王也与朋友的酒局上发小对王也进行介绍,饭桌上的人在不知道王也的家世之前肆无忌惮地开着玩笑,而知道后态度大转变,既真实又扎心。这是王也入世之后初看到的世俗画卷。 而后王也与发小王牧之聊起生活现状,话题又被引向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好友王牧之是一位为钱所困的科研博士,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父亲。选择理想还是选择现实,这个难以两全的命题摆在王也面前,同时也是摆在了观众的面前。在世人眼中,王牧之是非常成功的生意人,但是在自己心里,王牧之却一直为自己不能继续从事科研而遗憾。作品通过简单的描写向观众们解释了人生即是不断妥协的过程的道理。
第四季通过对村长马仙洪对于“教”一词的理解和表达,阐述了教育者“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同时剧情中陈朵的抉择、张楚岚的算计、最后陈朵离去之时大家对于陈朵的保护和原谅、老肖为陈朵诵经道别的段落,使得整部作品不同于快节奏的碎片化内容,而是在将思考融入作品内容之中,使得作品更有深度。 传统文化的再发扬 立足于文化脉络的创新 《一人之下》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创,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依附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能在创新中传递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彰显传统文化的力量与魅力。
从罗天大醮独特的表达和宣传以及王也同张楚岚对弈提到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到王也入世后身份转变带来的心境变化,再到诸葛青提到的周易卦象,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脉络之上进行的再发扬、再创新,是作者对文化的全新阐述和新颖表达。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使得作品内容更加丰厚,也使得更多的观众对这些文化知识有了深一步的了解,推动文化的广泛传播。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其中有无数的文化精髓等待创作者去发掘、呈现、表达。从《一人之下》四季的火爆现状来看,创作者们应该反思:观众需要怎样的国漫,我们的国漫应该立足于什么,又应如何表达我们的文化?
近年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不少相关题材的作品、节目成功“出圈”,吸粉无数。国风、国潮早已不再是小众圈子的喜好,而已然成为大众特别是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当下,传统文化与动漫相结合成为了一种必然,既与当代年轻人所追求的表达方式贴近,同时又能够传递传统文化内容中的正能量价值观。 这是国漫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统文化除商业利益之外的一种文化价值的回归。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动漫的个性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对话点和共通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让传统文化通过动漫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真正的“活”起来,这或许是《一人之下》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创作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