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雷凌老男孩第1207篇游戏解说文章 现在的玩家总觉得游戏创新乏善可陈,这种情况对于咱们80后、70后他经历过的那个年代而言是不存在的。以街机平台为例,就曾经历过休闲类飞行射击类、清版闯关类与格斗类的年代,在这其中更有几款融合了这多种类型特色的游戏作品。
但这些融合游戏与惯性的1+1=2思维完全违背,大多都没有取得市场认同的。只有极少数游戏依旧能令老街机仔们津津乐道回忆至今,就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变身忍者》。
要说这部游戏,就得回到由其制作商Technos更早推出的《热血硬派》所开启的动作闯关游戏的年代。
这个由真实街头暴走团青年岸本良久本色出演制作的游戏小试牛刀后,岸本君又以偶像李小龙推出了他的宿命之作《双截龙》,同样的在市场获得了口碑与利润的加倍收获。
但这位黑道老大掌舵及暴走族小弟的公司哪会商业经营啊?在风口赚到的几桶金,就认为长此以往随便做做游戏就能继续大卖了。
殊不知某个同样刚成立的游戏公司,凭借一部《快打旋风》开始,又陆续推出了《名将》《吞食天地》等品质超凡的作品,几乎垄断了Technos自己创立的动作闯关类的市场。
眼看着自己的地盘被剥削,Technos这些老牌雅库扎们哪能忍受得了啊?于是痛定思痛,他们决定开发一款超越目前任何街机类型的游戏,《变身忍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开发出来。
《变身忍者》是首个融合了格斗游戏所有要素的动作闯关游戏,除常规的上中下三路普通拳脚攻击,也能防御,更有通过搓招发动的必杀技,除了场景开放之外整个就是套用了格斗游戏的玩法,按现在的说法叫做缝合怪也未尝不可。
更绝的是每名角色都能通过变身夺舍掉正前方近距离的敌人,夺舍后玩家角色完全变成敌方人物,而且能使用对方角色的专属技能。
虽然舍弃了原有角色的一切特性以及必杀技,但玩过本作的朋友都知道某些杂兵的技能简直是逆天,平时在Ai的人工智障控制之下不显眼,但当玩家以自己手感操作时则完全是智商与武力碾压的感觉。
因此《变身忍者》这部游戏的核心玩法实际上就是初期鼓励玩家不断通过夺舍变身熟悉不同敌人的招式及特性,在熟悉之后就能进入多样化的格斗闯关游戏世界。除此之外,敌人角色包括杂兵登场时人数都比较局限,且武德充沛大多都是过来江湖规矩只抽只,给足了暗示让玩家夺舍的。
另外要说的是本作的美版和日版几乎就是两种玩法两种体验,日版只配备了三键:拳脚跳,变身需要同时按拳脚,大招必杀忍术则需要三键同按,且游戏难度较低。
美版机台则拥有满配的六个按键,拳脚有轻重之分另外是必杀忍术及变身。除了操作的差异还有己方伤害降低敌方伤害增加,日版一币两命、美版一币一条烂命且补血道具的回复量降低。
美版的唯一好处是在变身姿态下被清空血条击倒时,会以零血状态恢复原型再战,当然假如不补血被敌人轻轻一点也是会GAME OVER。空血状态我们当年叫“僵尸”,就是小时候你们在街机厅都叫什么?请务必在评论区聊一下你们那边当年的叫法吧。
两个版本日版适合新手玩家体验通关,美版则比较像现代游戏的一命硬核模式,在现代模拟器玩家的角度是丰俭由人各取所需。
接着介绍一下游戏开始可选的四名主角,从造型上就能很好地辨识到是属于哪种格斗风格类型:
蓝忍魁,伊贺忍者的后裔,在过去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因此被改造成半机械体的生化人战士。他是典型的主角类全能平均型角色,在中距离他是控场最好的。
近身有伤害理想及安全性高的投技,前期几乎是一投一个小朋友。还有他的独门绝技旋棍出招快、判定强、方位全,实在是居家旅行闯关杀敌的适合人选。
红天狗,曾经是抵抗军的领袖,现在被改造为全身赛博化躯体,脸部以日本传统妖怪的天狗为造型。完全力量型的角色,精通各种投技以及旋风拳。结合这红色体型及格斗风格,你就说这是按照哪名街机角色设计的了吧?
黄狼,原本是一只“普通而和平”的郊狼,却被反派组织改造成了实验体的半兽人。
幸运的是它在改造之后奇迹般地拥有了部分人类的智慧及自我意识,从而在被洗脑注入忠诚意识之前逃脱出来,为了报仇对反派们挥起了利爪(好一个假面骑士+强殖装甲凯普的剧情啊)
它的招式也超级像隔壁那个住在亚马逊的绿色家伙,只是在四人中实力及外观都不太讨好,因此当年在街机厅极少看到有人使用。
美女布鲁内特,金发的美国性感双忍刀流女忍者,是个观赏性与艺术性三四层楼高的角色,谁不喜欢她侧身时几乎光光的腿型嘛?
四人中唯一保持人类(疑似)肉身的战士,但从她登场也是灵珠状态以及可变身为敌方角色来看,推测在这幅性感躯体之下也是有相应程度的生化改造。
由于篇幅所限,本期就先介绍《变身忍者》的起源以及系统简介吧。也请看到这里的朋友们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游戏回忆与感想! 作者:霸王蟹(70后游戏编辑) 编辑:小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