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管管型又宽又粗,并且后端平整。这种水滴管型截断后沿的Kamm-Tail设计我们在现代公路车上已经屡见不鲜,虽然我们没有实际在风洞里测试,但我个人感受上是一台很快的车。
下管逐渐延伸到一个巨大的五通,然后是同样粗壮的后下叉。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一定是一台踩踏刚性非常强悍的车架,而这也体现在了我的主观感受上。由于我不是一位冲刺水平很高的人,所以我将这台车给到我身边的一些“壮汉”朋友试骑,让他们感受一下这台车是否会有明显的变形。在几次超过1500w的冲刺后,所有人都对这台车的刚性印象深刻。
作为一台全能赛车,你可能希望它在爬坡上也能有所建树。它也确实做到了。五通区域的超高刚性提供了巨大帮助,我没有感觉到任何从车架带来的功率损失。正如我前面所说,这并不是一台比肩Aethos的爬坡神车,而且我更喜欢像这台车这样的高框轮组。同时,你的身体也会对车架的爬坡表现有着不同程度而影响。
当来到下坡或者平路绕圈赛中,它强大的操控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很快就发现,这台车在快速过弯中十分舒适,并且丝般顺滑的循迹性让你在过弯时的速度十分极限。紧凑的发卡弯不是Ostro VAM的优势所在,但一旦你习惯了它过弯的反馈,它就会变得很听话。结果就是,这台车在绝对速度上表现优异,同时又十分稳定和踏实。
Factor表示这台车的舒适性足以应对巴黎-鲁贝这样的路况,而且我们确实也看到了以色列创业国车队(现以色列-博泰车队)的纪尧姆·布瓦万和汤姆·范阿斯布鲁克在“北方炼狱”里冲出泥潭,挤进前十。所以,Ostro VAM在崎岖路面的表现显然是没那么糟糕的。我个人不会将它称为一台特别舒适的车,但这并不是对它的批评。Ostro VAM与SL7非常相似,因为他们都是一台不折不扣的竞赛用车。Factor表示,他们并没有把座管做得太宽,因此在崎岖路面上,你依然能得到一些路面反馈,但后来我们了解到,其实很多车手喜欢这种非常清晰的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