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Deck Polygon 评测:我的主机新宠

本文基于「篝火营地」与 Polygon 中华地区独家授权协议编译,少数派经授权后转载。文章格式略有调整。原文 https://gouhuo.qq.com/content/detail/0_20220304184942_tEJh6O3oK ,作者:Chris Plante,翻译:Stark 扬,编辑:Tony。Steam Deck 的卖点是:玩家可以随时随地畅玩游戏史上的海量游戏,并兼顾主机的舒适性和 PC 的自由性。与任天堂 Switch 一样,你既可以将 Steam Deck 与电视相连,将游戏投射到一个高清大屏上,也可以拿起设备自带的 7 英寸 1280x800 分辨率屏幕随手玩。在 399 美元的起始定价下,Steam Deck 比大多数品牌游戏本都便宜不少,与本世代的游戏主机相比也有不赖的竞争力。只需要比 OLED Switch 高 50 美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台,和数字版 PlayStation 5 价格相同。纸面上来说,这是一台完美的机器。

不过在东西出来之前,对它有适度怀疑也合情合理——Valve 突然就要搞便携游戏机,谁能说得准会做成什么样?即便 Valve 能在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双重阻击之下买到足够的芯片,也得在游戏业竞争最激烈的掌机市场中存活下来——这里已经埋葬了不少败者(比如索尼、世嘉、诺基亚、雅达利),只有一家稳居不败之地——任天堂。所以几周前 Steam Deck 送到我家门口时,我心里一直犯嘀咕:一个从未发售过游戏主机或游戏 PC 的公司,有可能和游戏界最成熟的硬件制造商竞争吗?有可能和或许是任天堂历史上最成功的主机竞争吗?在 Switch 的时代里,Steam Deck 究竟有没有一线生机?它真有纸面上那么完美吗?▍史上最强的首发游戏阵容
从包装盒里拿出来之后,Steam Deck 立马就能连上 Steam 和 Steam 里的数千款游戏,包括你过去十几年里购买的全部游戏。(至于运行效果我们等等再说。)愿意折腾的玩家还可以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使用 itch.io 等游戏商城,或是使用 Game Pass 等订阅服务,甚至可以使用开源模拟器。如此一来,Steam Deck 就有了历史上所有主机里面最为强大的首发阵容。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夸张,但第一天就能玩到的游戏数量之多,怎么强调都不过分。70 后、80 后熟悉的点击冒险游戏?有!世纪初的独立游戏遗珠?有!《艾尔登法环》?还是有!
在刚拿到 Steam Deck 的几个小时里,我打开 Steam 游戏库,玩了自己最想在掌机上体验的三款游戏:《半衰期 2》《尼尔:自动人形》以及发售不久的《吸血鬼幸存者》。三款游戏玩起来都很方便,不需要折腾,符合我对一款掌机的期待。但或许不该把 Steam Deck 叫成掌机或者便携游戏机——它是个便携游戏 PC。虽然我很喜欢在 PC 上玩游戏,但在我的认知里,在 PC 上玩游戏保准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所以过去两周里,我在 Steam Deck 上测试了大量游戏,测试的游戏有新有旧,其中最老的已经有 30 来岁。我料到 3A 游戏——包括 Valve 自己的游戏——能流畅运行,但其它的游戏呢?我寻思,肯定不是所有游戏都能玩吧。▍Steam Deck 本质上是一台 PC
没错,有那么一瞬间,Steam Deck 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设备。不过你估计也能想象到,我测的游戏越多,不能完美运行的游戏也就越多。而出现问题的方式和原因,有时候真的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游戏属于完全不能玩,可能压根运行不了或是一直卡在标题画面,比如说 2009 年的打砖块游戏《破碎砖块》。有些游戏能玩是能玩,但偶尔有画面或者音频问题(在《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上尤为明显。)Valve 的发言人告诉我,大多数问题都与 Proton 有关。Steam Deck 的操作系统基于 Linux,而 Proton 就是让它可以运行 Windows 游戏的工具。Valve 需要检查一个游戏能否与 Proton 兼容,如果符合标准,就给它提供 Steam Deck 兼容性认证。Valve 发言人告诉我,Proton 的缺陷可以修复,而且可以针对特定游戏开展修复。单个游戏的修复将基于一系列因素确定优先级——比如 Steam Deck 预购玩家的游戏时长。换句话说就是:越受 Deck 用户欢迎的游戏优先级通常就越高。
还有些游戏运行起来没问题,但需要重新设置按键映射,比如 2006 年的双摇杆射击游戏《每日射击》。游戏一转眼就加载好了,但如果使用默认的手柄设置就会卡在标题界面。于是我试着在 Steam 界面(Steam overlay)里改键,在经过 5 分钟左右的调整之后,终于可以在 Steam Deck 上无碍运行了。我还可以将自己的按键配置上传到 Steam 上供其他玩家下载,我也可以下载其他玩家上传的配置。我估计这种小众游戏会有比较多的用户配置文件,毕竟 Valve 肯定会优先适配更有人气的游戏。那如果你只能自己映射按键呢?我先说一下,我以前只在模拟器上弄过一次,远远算不上经验丰富。但对我来说,手柄映射也就反转 Y 轴略微麻烦一点儿,综合来说,顶多算是稍有不便。
同样,硬件上一些不寻常的设计也在时刻在提醒着我们:Steam Deck 就是一个塞进便携尺寸里的完整游戏 PC。机身风扇比绝大多数游戏 PC 都要安静,但明显比任天堂 Switch 的风扇更响,每次打开游戏都会转起来。为了兼容需要键鼠操作的游戏,一般情况下放摇杆的位置安了两个触控板。还有就是电池续航。我办公用的电脑是一台 Razer Blade 15,相当优秀的游戏本,但如果我在不插电源的情况下玩一款现代游戏,那么它必定撑不了多久。而 Steam Deck 却可以奇迹般地持续三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但这需要对帧率、分辨率和 FidelityFX 超级分辨率进行调整——这些都是 Switch 用户从来不需要担心的问题。话虽如此,就算不做任何调整,一台满电的 Deck 也能玩两个小时《艾尔登法环》。这个结果不算理想,但已经胜过了我的游戏本。这些都说明,Valve 以适当牺牲掌机舒适性为代价,刻意保留了 PC 游戏的 DNA。这种做法有好也有坏,但多半是好事。▍对「一机通吃」的追求
我还没机会测试 Steam Deck 最强大的功能:安装 Windows 双系统。在发售前的评测周期里,Valve 还在等一个 GPU 驱动。所以下面这段是 Steam Deck应该能实现的功能,但我还没亲身体验到。双系统的好处是可以在 Windows 上原生运行游戏,并使用 Steam 之外的游戏、商城、订阅服务。理论上来说,我可以在 Windows 上通过 Game Pass、Epic 游戏商城、Itch.io 独立游戏商城、模拟器等,玩到跨越几十年历史的海量游戏。(Steam 上已有 RetroArch 模拟器,所以不需要安装 Windows 也能使用,但你必须导入自己的 ROM。)未来几周里,网上肯定会出现大量相关教程。但即便这些功能可以用了,即便网上有教程了,与直接通过 Steam 运行游戏相比,过程还是太繁琐。爱鼓捣的玩家有很多选择,从入门级到进阶都有。如果你熟悉 Linux 的话,你可以进入 Steam Deck 的桌面模式,用 Flatpak 安装应用。如果你不小心整出毛病了,也可以通过重新安装镜像来恢复 Steam Deck,但如果你对这些术语一头雾水的话,我强烈建议你不要轻易尝试。
要想玩到 Steam 之外的游戏,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通过 Chrome 浏览器体验云游戏,Chrome 也是 Steam Deck 的默认浏览器。可惜的是,在 Google 发布补丁之前,Steam Deck 的手柄按键还没法用。不过现在万事俱备,就只差补丁这股东风了。除了 Steam 之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能是 Steam Deck 上很多东西的共性。这个硬件平台在便携游戏上具备前所未有的潜力,可以将便携主机、为智能手机打造的云服务和订阅服务、模拟器掌机全都融合进一台强劲的设备里。但在当下,这终究还只是潜力。对于改造达人和复古游戏爱好者来说,这可能足以让他们推迟购买计划了。但对于其他玩家来说,这些选项更像是锦上添花。虽然功能不错,但也不是必须的。▍一台性能超强的 Switch
不过我最享受 Steam Deck 的时候,还是我把它看成一个强化版 Switch,而不是便携 PC 的时候。出于这个原因,我测试的时候以手持模式为主(不过我也连着电视爽了几个小时《艾尔登法环》)。与 Switch 不同,它并不需要一个特殊的底座来连接电视,但你需要一个带有 HDMI 转接器和 USB-C供电口的 USB-C 扩展坞。官方底座会在今年春末上市,但 Valve 还没有宣布价格,而且底座并不会给机器带来任何性能提升。Steam Deck 的性能在主机里属于中档,远超任天堂的 Switch,但比起缺货严重的 PlayStation 5 和 Xbox Series X 还是有不小差距。在中等或低设定下运行全新大作(《艾尔登法环》《消逝的光芒 2》)时,机能可以给到很好的支撑,但坦白来讲,最爽的还是玩那些发售有一段时间或配置要求较低的游戏。当 Steam Deck 连接到电视上时,在 1080p 分辨率下运行游戏毫无压力。Deck 本身可以输出 4K 视频,但它还不够强大,无法以该分辨率运行多数现代游戏。
但将像我刚才说的一样,我更享受掌机状态的 Steam Deck,我更乐意在沙发上或睡觉前优哉游哉地玩 PC 游戏。我重温了去年的 JRPG 佳作《破晓传说》,玩起了自己闲置的存档,结果发现它在 Steam Deck 上和 4K 电视上看起来一样惊艳。《勇者斗恶龙 11》可以运行在最高设定下;《红色派系 游击战队》可以稳定在 60 FPS;在 Steam Deck 的 NVMe 固态硬盘(只有 529 美元的 256GB 和 649 美元的 512GB 型号有 NVMe)的助力下,《半衰期 2》这种加载时间很长的老游戏也能瞬间加载完。在 Switch 上,如果我想玩一些老游戏,就必须先订阅 Switch Online 会员,即便那些游戏我已经买过好几次了。而在 Steam Deck 上面,我可以直接打开我的整个 PC 游戏库,很久以前买的游戏也能玩。而且 Steam 定期有促销,打折频率和力度都比主机上面高不少。这或许不是那种听着特别高大上,非常吸眼球的卖点,但如果 Steam Deck 要上零售店货架的话,我觉得盒子背面应该写上:


更便宜的游戏


更棒的画面


更快的加载时间


更完整的经典游戏库


当然了,也有别的公司制造过具备同样优点的掌机或者游戏本,但最后一个个全都输给了任天堂。
任天堂制霸掌机游戏界数十年,属于典型的「成功孕育成功」。任天堂知道打造掌机的所有要点。掌机这个东西,有点儿像可以合体的百兽王,要把复杂的软件和许多个独立的硬件塞进极小的空间里。举例来说,Switch 除了运行游戏的机身外,还有手柄、屏幕、电源和操作系统,这些组件既要无缝融合又要互相争夺优先级。任天堂及其制造商已经从每一代成功的掌机中学到了如何协调这些冲突。反观 Valve,他们以网上销售和分发游戏而闻名,而不是制造消费级电子产品。Steam Link、Steam 手柄以及昂贵的 Valve Index VR 套件都有着各自的死忠粉,但与整个游戏机市场相比,Valve 的硬件不过是九牛一毛。
然而,Steam Deck 就像一台用多年经验打磨出来的机器。如果说有谁能继承 PSV 的遗志,有机会对任天堂造成真正威胁的话,那就非 Steam Deck 莫属了。它可能看着不太像——起码第一印象是这样。把 Steam Deck 拿出附赠的收纳盒之后,它看起来特别大,也能明显感觉到它的重量。一开始,我感觉摇杆有点高,觉得操作起来肯定不舒服,而且触感反馈也有点儿奇怪。然而在实际玩了一个小时之后,这些问题都消失了。它的手感好极了。事后看来,那些看似奇怪的设计,实际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甚至是合情合理的。例如,摇杆高并没有造成不便,因为握把设计符合人体工学,我可以把大拇指舒服地放在它们需要在的地方。说出来你可能不太信,我最近没怎么去健身房举铁。但即便如此,我用 Steam Deck 玩了好几个小时《艾尔登法环》也没有感到肌肉疲劳。更重要的是,体积大就意味着屏幕大,也意味着按键手感更像真正的手柄,而不是掌机上的缩水版。(摇杆也很好使,我在 Steam Deck 上干掉了两个《艾尔登法环》的主要 Boss。)触感反馈感觉太弱了,不过 Valve 说今后可以通过软件来改进。考虑到我有好几个第一印象都被打脸,如果 Valve 真能用补丁把振动给改好了,我也不会太吃惊。
Steam Deck 让我想到了 Xbox 精英手柄——两者都对市面上已有的产品进行了高成本、高品质的升级。它给人以 Switch 的感觉,但体验更好。它的摇杆远超 Switch 的摇杆,甚至比 Hori 的加大版 Joy-Con 都好。此外,四个背键也提供了非常高的自定义空间,而且只要按下 Steam 键就能设置,非常方便。Steam Deck 的扬声器异常响亮和清晰,蓝牙耳机和蓝牙手柄也可以轻松匹配,无需额外的适配器。从硬件层面看,Valve 做出了一个优异的设备,不过我现在打个马后炮——这其实不是个完全出人意料的结果。我实在是低估了 Valve 做硬件的经验。虽然 Steam 手柄、「大屏幕模式」UI、Steam Link 等等实验项目算不上一鸣惊人,但 Valve 借此积累了大量经验,学会了用掌机手柄适配 PC 游戏,学会了怎么简化 UI,学会了怎么和制造商合作,将设计图转化为真材实料的产品。Steam Deck 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由多年的实验、多年的持续改进和多年的教训凝聚而成的结晶。它并不完美,但已极为优秀。▍掌机的便利性
虽然仍在早期阶段,但 Steam Deck 已经满足了我对一台现代掌机的需求。我喜欢 Switch 就是因为它让游戏变得更加触手可及,让更多人可以轻松享受游戏而无需投入额外的时间或空间。它不需要电视,甚至不需要客厅。而且我依然认为,对于新玩家和不熟悉 PC 游戏的人来说,Switch 依然是最好的入门选择。但对于 Steam 账号里已经有了不少游戏的人,或者想要尝试一下 PC 游戏的人来说,Steam Deck 已经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替代品。而且在「随时随地畅玩」方面,它甚至比 Switch 更进了一步,因为我的游戏和存档都不需要和主机绑定在一起。它们都存在云端,只要我能访问 Steam,它们就会一直跟着我,无论是我的 Steam Deck、游戏 PC、工作用的笔记本,还是未来的设备,都可以下载我的游戏和存档。Steam Deck 已经成了我首选的游戏设备。值得庆幸的是,我不需要说出「这游戏不错,但出了 Steam Deck 版我才玩」这种话。因为只要 Steam 上面有这个游戏,那 Steam Deck 上面八成已经能玩了。原文链接:https://sspai.com/post/71923?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作者:篝火营地责编:waychane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