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测】我在暴虐你的时候,你不要砸我场子。《Intel i9-13900K》+《ROG Z790-E》评测

我测……好了A吹闭嘴,闭嘴A吹。我说话的时候,A吹不要砸我场子。好,我知道AMD多核虐爆Intel,但是A吹要在单核暴虐的场景下才能叫。好了。A吹闭嘴,不要坏了我的好事……你们太拽了,你们这样是领悟不到单核秒杀的魅力的。你好,我是Intel,芝士i9-13900K。
——Intel Core i9-13900K——华硕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Raptor Lake与主板解读:
Raptor Lake是Intel 13代酷睿i的核心代号,作为12代酷睿i Alder Lake的升级产品,Raptor Lake主要在三个方面做了性能提升:更高的大核心主频双倍小核心数量小核心的L2缓存增大到4MB第1条提升主频毫无疑问是为了更强的单核性能。相比于原来12代最高5.2GHz,13代最高5.8GHz,又提高了0.6GHz。如果配合一些主板超频,应该可以摸到6.0GHz。第2和第3条则是为了更强的多核性能。尤其是小核的L2缓存已经比自己的L3缓存更大了,已经有点曾经扣肉的味道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单核地位,Intel是进一步推进出厂频率。整体而言技术迭代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主要还是在出厂灰烬能力上,Intel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构架都更胜一筹。
13代CPU的规格并没有太大变化,大核心还是那个数量的大核心,小核心则是双倍。
Z790芯片组的变化也不大,增加了一点PCI-E 4.0通道,增加了USB 20Gbps的配置。外观一览CPU一览:
这次拿到的i9-13900K是简包,所以我们直接和上一代的i9-12900K做外观对比。

从外观来看,13900K和12900K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一样的LGA1700,甚至正面电容的布局都没有什么变化。
背部电容布局上因为小核数量的增加,所以有稍许的布局变化。视觉感受上电容的数量相当。主板一览:
本次搭配的主板是华硕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我们会在后续的主板评测中对这块主板再做一次详细的评测。

这一代的Z790-E非常的豪华,当然虽说豪华,板子还是因为Intel的规格限制而做出了一些奇怪的妥协。总结一下,DP1.4、HDMI2.1、USB3.2 G2 20Gbps和5个M.2。为了和AMD PCI-E 5.0x4的规格对标,Z790-E拆出了CPU的PCI-E 5.0来实现一个5.0 x4的接口。这也就让这块主板实现了1个PCI-E 5.0 x4+4个PCIE4.0 x4的高端规格,代价就是一旦全部启用,第一条PCI-E X16就只剩X8,只能说都怪Intel 不愿意把直连的PCI-E M.2升级到5.0了。

供电规格上,Z790-E的元件和上一代的Z690 Hero相当。控制器仍旧是瑞萨RAA229131,传言支持20相供电,这里启用了18+1相。每一相由一颗ISL99390 90A级一体MOS驱动。不知为何,最近几代的供电系统都查不到相关的资料。但是从华硕的BIOS控制中,RAA229131可以把控制频率推到800KHz,已经远比过去的规格强太多。不过这个规格在13代面前真不见得足够强。 未来的主板评测我们会一一说明。性能评测测试平台:本次测试分为理论基准评测与游戏评测,理论基准评测包含了5个对比对象,分别是R7 5700X、R7 7700X、R9-7950X、i5-12600K与i9-12900K。其中主要的对比对象是对手家的R9-7950X。所有评测将以R9-7950X作为基准。柱状图均以比例显示,越高越好。测试平台由于跨度较大,因此仅在游戏评测上的平台上尽可能保持一致。
AMD平台的主板采用ROG X670E GENE。
平台内存统一采用芝奇 焰锋戟 EXPO RGB 16Gx2 DDR5 6000。
显卡统一使用七彩虹RTX4090 战斧。
散热统一采用雅浚EA5白色 360水冷。CPU理论性能对比:
新的i9-13900K大核心全核频率达到了5.5GHz,小核心为4.3GHz。单核频率最高5.8GHz。其他的变化和上文已经描述完了。

凭借5.8GHz的主频,Intel的单核性能是全面秒杀一切。CPU-Z 17.01超出7950X 20%,超出自家的12900K 13%。而在19.01 AVX2上更是和7950X拉开了35%的差距。但是多核的表现就不一定了,17.01只领先7950X 6%,AVX2上因为小核AVX2性能比较弱,只有7950X的88%性能。



13代Intel CPU在内存上做出很大的改进,尤其是高频支持。在6000的频率下,相比于AMD而言有着更高的内存带宽。在内存带宽的利用率上,13代是优于12代的。而各级缓存的带宽速度也高于12代。



GPGPU方面,这些一直是AMD多核的强项,即使是Intel利用小核在数量上超过了AMD,但是构架内部的优势是无法抹平的。综合而言,13900K比12900K有47%的性能提升,而相比于7950X,只有68%的性能。

压缩性能对比,相比之下13900K仍旧是领先12900K,但是不敌7950X。这也不奇怪,毕竟小核难敌大核。综合性能是7950X的96%,领先12900K63%。

渲染项目上Intel终于在大部分场景扳回了一局。除了CR15这种比较老的渲染器上单核只有7950X的95%,其他都领先于7950X,综合而言性能领先7950X5%,领先12900K27%。

PCMARK 10 Extend跑分能够综合测试电脑性能,13900K继续延续渲染的性能领先的劲头,综合性能领先7950X6%,领先12900K16%。和Intel宣传的创作能力提升终于联系起来了。游戏测试:

3DMARK测试中,13900K非常稳定的超过了7950X,尤其是在Time Spy上,Time Spy主要应付的是DX12 2K游戏,当然因为单核性能的提升,传统的DX11 4K游戏表现也不错。综合性能领先7950X18%。

游戏测试看不出太明显的差距,大部分游戏都可以有5%以上的领先,就CSGO只有7950X的96%。而帧数生成稳定性上,各个游戏表现也是有好有坏。总的来说游戏上的表现需求可能还得看后续的优化。尤其是现在单核和多核都过剩的年代里,如果没有一个跨时代的游戏引擎或需求出现,核心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功耗与温度我在过去的时间里一直在抨击Intel主板供电堆积过剩。如今我发现我错了。13代的功耗可能不能用失控来形容,可能要用紧跟时代潮流来形容。在NVIDIA RTX4090单卡功耗突破600W的背景下,13900K也不甘示弱,跑出了超高的功耗水准。集热问题我认为是有一定缓解的,所以此时的压力就来到了散热器这一边。
使用OCCT Power烤鸡,主板记录最高功耗为325W,温度刚刚撞到了100℃的功耗墙。如果换上更好的散热器,估计能继续冲击。此时钳表记录电压为11.98V,电流为33.09A。算下来是396.42W,如果主板记录正确,那么将有71.41W的功耗浪费在供电上。能有这么高的损耗比例,只有过去刚推出i9-9900K的时候,搭配低端Z370出现过。如今在一块曾经是半个旗舰规格的Z790-E上又一次出现了这么高的损耗。可想而知这一代的供电会面对多大的压力。只能说,坏时代,又来临了(悲)。
超频虽然13900K出厂频率已经5.8GHz了,但是仍旧可以超频推上6GHz并完成一些简单的评测。如果再高的话,只能用更好的散热了。

使用华硕主板自带的超频优化,就可以把CPU推上6GHz的大门。不过可惜功耗与温度的压力下跑分只能维持5.9GHz。各位的液氮可以准备起来了。


内存超频方面,只要内存支持,基本都可以往上推,这里把芝奇的条子往7000上推。条子的限制,7000前基本随便设置都能上。过了7000就是运气看风景了。此时条子的读取也终于破了100GB/s。总结13代确实实现了很多东西,比如最强的单核、强大的内存性能与仍旧可靠的应用性能。但也实现了很多,比如近乎于6GHz的5.8GHz主频,300W的功耗。作为一名来自2012年玩电脑硬件的孩子,我只见过过1.5G速龙的和65W的酷睿,现在这些硬件都濒临灭绝了,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他们了。这个硬件世界不但属于Intel,也属于Intel的对手们。希望各位朋友能行动起来,把我的声音能交给到你们手里。让我们重新回到正常的性能对决中,扎西特勒。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