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可能一开始没有意义,但看看未来的设计,在不同的工艺节点上可能会有不同类型的tiles并执行不同的功能,有些区域比其他区域更热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因为每个tiles都可以与周围的tiles相互作用。
目前,英特尔代工厂拥有多种热界面材料。“新型TIM”听起来像是液态金属。某些类型的TIM更适合不同的应用,因此存在不同的选择也是合情合理的。
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展示是直接在处理器封装中添加液冷技术。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横截面的演示。Intle 这里有一个例子,上面有用于冷却液体和加热液体的开口。
这是另一个角度。
英特尔还展出了其他套件及其测试装置。
其中一个挑战是将冷却器及其通道放入现有的封装空间中。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更大芯片的设计。如果你在如今的液冷服务器设计中使用过冷却板,你就会注意到它们的体积要小得多。英特尔表示,将冷却块封装在处理器上效率更高,因为与传统芯片相比,需要经过的层数更少,传统芯片的盖子和芯片之间可以有 TIM,而盖子和冷却板之间可以有更多的 TIM。英特尔代工 2025 大会上展示的更多是演示设备。我们也听到了一些关于英特尔未来芯片测试的消息。目前的设计很巧妙,但随着我们转向 2kW 和 3kW 的加速器,甚至内部结构也需要改变。很多人在听到芯片代工厂时不会想到这一点,但这或许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代工厂能够提供散热设计,芯片设计团队在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之前需要解决的障碍就会少一些。当然,这也更多地侧重于封装冷却解决方案。我们听到一些公司谈论未来液体可能需要进入芯片封装本身,而不仅仅是顶部表面,这也是未来需要一支热工程师团队来设计封装内液冷块的另一个原因。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components/cooling/intel-experimenting-with-direct-liquid-cooling-for-up-to-1000w-cpus-package-level-approach-maximizes-performance-reduces-size-and-complex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