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工作者伴侣:NAS 进阶第一步,DS220+ 小身材大不同

视频工作者伴侣:NAS 进阶第一步,DS220+ 小身材大不同我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可能会越来越有代表性:


入门视频剪辑之后,我在京东上蹲了一块 1299 块的 1TB 闪迪 1TB 至尊超极速移动固态硬盘。我以为 1TB 的硬盘至少可以把我从硬盘空间焦虑中解救出来,但是没想到,在 fcpbundle 没过一个月就吞噬了这 1TB 的空间。自媒和视频的流行,绝对会让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会面对和我一样的尴尬。我觉得自己还算比较好的一点习惯是,我不止是把 MP3 / MP4 流媒体化了,而且还在工作流中引入了云当作自己的主力存储方式,包括工作文档甚至生活照片、视频,都是在靠每个月 40 块钱 1TB 的 OneDrive 和 21 块钱每月的 200GB iCloud 来存储。但即便如此,业余开始有意地去拍剪视频之后,256GB 机身存储 + 1TB 移动固态 + 1TB 云存储,在动辄 10 个 GB 的单素材文件面前,还是卑微得像是个弟弟。所以,上 NAS 就成了最现实的选择了。除了 NAS,我能想到的其它能控制成本的大容量 + 本地存储方案也不是没有,移动硬盘、硬盘底座、硬盘阵列柜,由简至繁扩展性递增,单位成本递减,不过考虑到使用方便和无线传输需求,我还是更倾向于直接一步到位上 NAS,而不是凑合硬盘阵列柜。群晖的 NAS 基本都是价格和盘位成正比的,考虑到现在西数已经有 14TB 的 NAS 专用红盘可以选,如果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群晖这个 2020 款双盘位 DS220+ 算得上是性价比和保值性比较好的一款 NAS 了。西数红盘作为 NAS 专用硬盘,7 × 24 小时的稳定性好,而且有西数的 NASware 加持,性能和可靠性比较均衡。14TB 的西数红盘价格在 3300 块左右,单 TB 价格低至 2 毛 3。对比 OneDrive 40 块钱 1TB 的月费(4 分钱 / GB / 月),只要文件保存的时间超过 6 个月就算回本,除了香我还能说什么???
我用 DS220+ 做了什么?除了备份视频素材和视频剪辑的工程文件,体验的这段时间内,我还用 DS220+ 给自己积攒下来的照片、视频、以及收藏的电影做了家庭共享,因为 8TB 的硬盘足够大,所以我也为云端文件做了本地完整备份。简单来说,就 3 件事儿:存储视频素材和工程文件
设置照片视频家庭共享
本地备份云端个人文件
存储视频素材和工程文件如果体验完 DS220+ 之后我最终决定自购一台的话,视频素材和工程文件存储应该算是我剁手的最大驱动力了。因为就跟前面说的,拍剪视频实在是太费硬盘了。我剪视频的主力工具是 Final Cut Pro,我的预想是把 DS220+ 直接用作 FCP 的工作空间,视频素材和工程文件直接保存在 DS220+ 上供 FCP 读写,而不是在 Mac 本地或者移动硬盘上剪完视频之后再把工程文件转移到 NAS 上存储——但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就是,群晖 NAS 的默认传输协议都是 AFP + SMB,而 FCP 只支持以 NFS 协议读写工程文件,所以需要提前设置好 DS220+ 的传输协议。
◎ 如果不修改传输协议的话,Final Cut Pro 在 NAS 上读写资源库文件会报错DS220+ 的 NFS 修改方法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在控制面板 - 文件服务选项卡里面勾选「启动 NFS」和「启动 NFS v4.1 支持」——
然后在控制面板 - 共享文件夹选项卡里面新增 NFS 权限,在目标路径下输入的 NFS 权限规则——
NFS 规则里面,主机名称或 IP 地址填自己 Mac 局域网地址,勾选「启动非同步」以及其后的 2 个选项——
如果有多台 Mac 需要读写 FCP 资源库文件的话,每一台 Mac 的 NFS 权限需要分别录入。修改 NFS 权限之后,从访达中以 NFS 模式挂载 NAS 上的 FCP Bundle 目标文件夹,之后 FCP 就可以直接读写资源库文件了——
我目前的工作流是,视频素材拍摄之后,先提前从存储卡内用群晖自己的 USB Copy 套件导入到 NAS 文件夹中保存,然后从 FCP 中新建资源库文件到 NAS 上,导入媒体到资源库之后,就可以开始剪。这里可能会涉及到一个疑问,就是 NAS 的传输速度跟不跟得上 FCP 的处理速度?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因为如果 NAS 的传输速度满足不了 FCP 的处理速度的话,就会导致 FCP 卡顿(OneDrive 释放文件之后重新调用的即视感……)。在无线模式下,路由直接怼脸的话,DS220+ 是可以跑到满速的,比如我用华为 AX3 Pro 带 DS220+,跟 MBP 相隔 1 米左右的距离,SD 卡直接往 DS220+ 里导素材,上传速度最高能跑到 136MB/s——
这个速度跟 SSD 相比肯定是不算快,但在我 Final Cut Pro 娱乐剪剪 1080p 50fps 片子的工作流下,这个速度至少不是最短的一块板,我仔细留意过,Final Cut Pro 在转码素材时的读取速度大概是 30MB/s 左右,渲染时的写入速度大概是在 20MB/s 左右,都要低于 DS220+ 走无线时 100MB/s 以上的读写速度。也就是说,我剪片用的 MBP 的性能输出,是跑不满 DS220+ 的无线传输速度的,所以实际上,我这套工作流里面最短的一环是 MBP 而不是 DS220+(为什么我的眼角有泪水淌下???)。设置照片视频家庭共享作为一个的接入局域网的存储池,其实 DS220+ 这种 NAS 的基础功能就是文件共享,挂载到 Mac 上用作视频和工程文件就是文件共享的一种形式,在 Android 和 iOS 这种移动端,其实也可以安装群晖开发的和 NAS 配套的 DS file 实现移动端文件共享。另外一种高阶点的文件共享,就是照片和视频家庭共享,比如周末和家人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拍的照片、视频,或者准备一起看的电影,可以直接从 NAS 共享出来,而不必要单挨个分发。群晖 NAS 的家庭共享是通过同时在 DSM 服务端和客户端同时安装照片和视频供工具来实现的——在 DSM 服务端,安装的是 Moments 和 Video Station,在客户端,安装的是 Moments 和 DS video。Moments 和 Video Station / DS video,就分别对应了照片和视频两种家庭共享。
Moments 是群晖新推出的一款照片共享工具,其实在 Moments 之前,群晖一直是在用 Photo Station 的,这个 Photo Station 和 Video Station、Audio Station、File Station 组成了群晖 DSM 的 Station 共享阵列,之前都是群晖 NAS 必装套件来的。如今 Photo Station 还在,不过定位和 Moments 并不一样,它是以文件夹逻辑来管理照片,方便整理,没有引入 AI 的功能,更适合的是专业用户管理文件,而 Moments 就更适合手机照片备份和家庭照片共享。Moments 略带点 AI 功能,导入照片到 Moments 的 NAS 文件夹下之后,实际上 DS220+ 是会后台分析照片的基础 exif 信息和识别人物主体、照片内容的,也能据此分类。Moments 和 Photo Station 都能自动上传手机照片,不过Moments 有点像是 Mac 的照片应用,能简单地对照片进行智能分类和推荐,而 Photo Station 就有点像是 Finder 的图片文件夹,只是一套基于文件夹的照片管理工具。群晖自己对这两个工具的定位是 Photo Station 更专业,Moments 的家常,我觉得这种定位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Video Station 就是 Photo Station 的视频化翻版,不过 Video Station 可不能自动上传相册视频到 NAS 共享,而是需要从 Mac 或者 Win 的文件管理器里面移动视频或者电影到 Video Station 的 NAS 路径下,然后接入 NAS 的 Android、iPhone 或者 Apple TV 就可以通过 Video Station 直连 NAS 看视频或者电影。这就有点「私家小影院」的感觉。
群晖为 Video Station 集成了 TMDb 影片简介、射手字幕等服务,手机通过 DS video 接入的体验还不错,但 Apple TV 的接入体验会更好——DS video 在 tvOS 上也是有客户端的,只要 Apple TV 和 DS220+ 接入在同一个 Wi-Fi 网络下,Apple TV 就可以通过 DS video 直连 NAS 观看 Video Station 的电影,专业的设备负责专业的工作,体验比在小屏手机上看电影要更好。云端文件本地同步备份云端文件备份到本地的 NAS 上其实也不算是个刚需。我遇到的尴尬是,因为 Mac 硬盘才只有 256GB,为了节省空间,我喜欢把个人文件放在 OneDrive 下,定期把本地文件释放到云端,这样既保持 256GB 的硬盘足够闪转腾挪,也能保证需要使用文件的时候可以随时从云端还原到本地。但从云端到本地下载毕竟也就只有 2MB/s 的速度,有时候着急用文件的时候干等着 OneDrive 下载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我就从 DSM 套件中心里面搬出来了 Cloud Sync 这个神器。
Cloud Sync 的作用,就是利用 DS220+ 本身已有的计算能力,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主动和云盘保持文件比对、同步。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云端 本地」双向同步工具,我的用法就是授权 OneDrive 和 Cloud Sync 同步,保持 OneDrive 的云端文件在 NAS 上有一份备份,这样等到临时急用的时候,从 NAS 上以 100MB/s 的速度拉文件,而不是等着 2MB/s 的 OneDrive 慢慢下。除了双向同步这个玩儿法,我还经常用它来干的事儿,是从百度网盘上薅资源。我自己没买会员、用百度网盘也比较少,但架不住大家资源都往不买会员就限速的百度网盘上搁,为了省事儿,下资源这种事儿,我就直接是丢给 DS220+ 来干。Cloud Sync 的可以同步网盘文件到 NAS,我的做法是授权百度网盘到 Cloud Sync,百度网盘上的资源,一键保存到自己的百度网盘,然后 DS220+ 会自动开始同步、下载资源到 NAS,虽然慢,但是 NAS 自己后台下载也就减缓了速度焦虑。这种做法还有一种好处是分算了笔记本的运算压力,因为从百度网盘批量下载文件不论是在 Safari 里面还在百度网盘客户端抑或是 Folx,都很吃 Mac 性能,如果把下载转移到 NAS 上,DS220+ 的双核赛扬 J4025 至少能帮 Mac 减轻一下压力。
因为有 DSM 和套件中心的存在,DS220+ 这种 NAS 有趣又好用的玩法简直不胜枚举。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NAS 比硬盘阵列柜好的地方不只是它更好用,还有它更好玩儿。后面把 DS220+ 退回的话,我肯定会想念它,它确实改变了我的工作流,改变了我管理个人数据的方式,也提高了我数据存储和利用的效率,甚至是影响了我和家人的客厅娱乐习惯。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买买买了

分类